两小时的路程,江勉下机后直接去了疗养院。
晚上六点,赶在饭点前。
“爸。”
他把贺礼送过去,顺便帮江君尧找点借口说几句好话。
江老爷子轻嗤了一声,没过多表态。
江勉又对桌上另一人微微颔首:“三叔。”
江锦华放下手上的瓷杯:“坐吧。”
江勉这才拉开凳子坐下。
“你去了淮城?”江老爷子问。
他的嗓音很沉,可能是因为积了痰,听起来黏糊糊的。
江勉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嗯……?”江老爷子斜过目光,“哪里不一样?”
“哪里都不一样,”江勉轻轻摇了摇头,“所以回来了。”
服务员给他端来一杯菊花茶,江勉垂眸润了口喉咙。
包厢重新恢复安静,只余瓷杯落在木桌上钝钝的声响。
他们在等江君尧。
江勉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顿饭看样子是吃不好。
-
另一边,江勉离开淮城后的第三天。
姥姥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向乔钰开口:“小勉呢?”
乔钰冷不丁听见这个小名,一时间有点啼笑皆非:“找小勉做什么?”
姥姥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拉过乔钰的手,拍拍:“他欺负你啊!”
乔钰的心塌下来一块,软绵绵得快把他整个人都泡进去。反复调整好呼吸,压制住声线,轻声说:“他没欺负我。”
虽然他与江勉之间隔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事,但乔钰并不打算把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关系解释给姥姥。
一是说了姥姥也理解不了,二是出于某种私心,想着能在姥姥简单的世界里把曾经的单纯保存下来。
“唉!唉!”姥姥气得直拍大腿,“小勉怎么也不回家吃饭?”
她说着就往外走,乔钰没拦住,便跟着一起出了门。
路上姥姥一直念叨着过去的事,什么考试啊,叫家长,一个正数一个倒数,这边夸完那边骂,搞的她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这时候的姥姥吐字清晰,逻辑也在线,跟个正常小老太太一样,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乔钰很珍惜姥姥这样的时间,没有打断,一直听着。
“放学他就骑着自行车载你回来,巷子口刚冒个头就把车铃铛拨的叮叮响,隔壁的王姨一听,就探头跟我喊一嗓子——‘你家俩小猴回来了!’”
乔钰笑了出来。
那时的江勉干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的,乔钰嫌他闹腾,也不喜欢他拨车铃铛。
可江勉喜欢,还不听乔钰的话,他就想着要自己学骑自行车,自己上下学。
只是学到了现在还是不会。
埋在过去的小疙瘩又重新冒了出来,扎了根针似的杵在心里,格外醒目。
乔钰连续几天都在念叨自行车的事儿,觉得自己要是能学会,也不至于从食堂狂奔去赶早八。
直到星期五,他路过学校的共享单车停车点,站边上犹豫了一会儿,拿出手机扫了一辆。
推着走了一段距离,他不敢骑,怕摔了。时不时双脚离地,但很快又踩上实地,像个残疾人一样踩着踏板连蹦带跳蹦跶了一路。
他想起以前江勉教他骑自行车,就在后面给他把着车后座。
江勉只要使着劲,乔钰就能骑得好。
江勉一撒手,他准摔。
十来岁摔就摔了,嘻嘻哈哈爬起来没什么。
现在二十多岁老大的人了,摔一跤挺难看的。
乔钰蹦跶着停了下来。
“哪有你这样骑车的?”身后突然传来笑声,“我想扶都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