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学校那边的繁杂琐事花费了薛典楠不短的时间,但他很享受教授同学们的感激,所以也不觉得麻烦。
和几位帮忙帮他做课堂笔记的同学简单吃了顿饭,薛典楠又坐上了飞机,离开学校去海边参加一个活动。
主题是一舰航母的退役,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听雷号,一舰满载排水量十五万余吨的常规动力航母,至今已经服役了三十七个年头。
这艘曾经的海上巨无霸见证了国家海军建设的辉煌历程,见证过无数英雄的荣光,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官兵的深厚感情……但终究,也该到了退役的时候。
听雷号将被收入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
最后一舰常规动力航母退役,核动力舰艇将取代她的位置,征服这颗星球的海洋。
在正式的退役仪式之前,有一段参观时间,受邀的单位、媒体或个人都可以在退役海军的陪同下自由参观。薛典楠也在一名海军的引导下来到了听雷号的舱室中,尝试使用了通讯、定位与瞭望系统。
——这艘即将被时代淘汰的母舰上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保密的高端科技,退伍老兵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指路。
穿梭在纵横交错的舱室中,感受着从舷窗吹拂来的劲风,薛典楠心中默默感慨着。
时代的进步,可真神奇啊。
薛典楠心怀敬意地参观着这艘舰艇,偶尔也会拍几张照,留下他与舰艇的合照。
上一世的他想要做一只能横跨江岸的木筏都难,这一世的航母明明还未到服役上限,各项功能仍可以使用,但却已经被被博物馆预定了位置。
翻了翻那本发给参会人员的介绍册,一边听介绍一边对照着册子上的图文,越了解就越发感叹设计师的构思巧妙。
如果又回到上一世,他能复刻出一艘大船吗?薛典楠问自己。
不可能。薛典楠很快得出了结论。他顶多能指挥人造出一艘稳定性更好一些的风帆木筏。
这个世界的常规动力已经被稳步淘汰,但那些复杂的燃料发动机图纸他看都看不懂,表达喜爱的模型也只是买几个精巧的模型摆在家中。
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来。被淘汰的舰艇也不是普通人能搞懂的。
薛典楠不再试图搞懂册子上介绍的高精尖仪器,配合地跟着引导人员逛遍了整搜舰艇,最后又被带到了听雷号的甲板。
退役仪式将在这里举办。
甲板上,一些媒体和完成了参观的参会人员都等在这里。薛典楠刚踏上来,许多视线便投了过来。
引导参观的海军官兵即使即将退役,也受军纪的管理,情绪的表达不会太过激烈。相比之下,受邀而来的参会人员就自由许多。
一名记者首当其冲,带着她的摄像师,来到了薛典楠的面前:“您好,我们是XX市海洋周刊的记者,能否借用您一段时间?”
“当然。”薛典楠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得体微笑。
一些赶不及凑上来的人在镜头之外停下了脚步,再不远处朝薛典楠微笑致意。
薛典楠同样回以微笑。
能被军方允许参加听雷号的退役仪式,这家周刊的记者也十分知情识趣,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简单询问了一些基础问题,又一起展望了核动力母舰时代的到来,采访便已经结束了。
留下一名助理交涉新闻采访发布的相关事宜,薛典楠走向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