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寡夫郎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之前沈回卖头发帮他凑钱,凌星是打心眼里面感谢。举手之劳的事情,他很乐意替沈回做了。

沈回没立即回答,而是在沉默片刻后,沉声道:“那便劳烦哥夫了。”

两人没再继续说,沈回要赶时间做蒸笼,把衣服放回屋,就出来干起活。

凌星在院子里看了一会,没什么是他能做的,又去帮徐有芳打扫屋子。

“星哥儿,你之后出去摆摊子,娘想着叫二郎陪你去。”

凌星手里拿着秃头的苕帚,心里算了算日子,“那会家里要耕地了吧?二弟他一把子力气,留在家不是更好?”

徐有芳哎了一声,“就是二郎力气大,人长得高壮,这才叫他陪你去啊。”

“这话怎么说?”

“外头且乱着呢,你这样的小哥儿身边没个汉子,不知有多少人会欺负你,找你麻烦。二郎模样凶,爹娘瞧着他,心里都会发怵。叫他陪着你,帮你镇场子,那些个二流子不敢靠近你的。”

徐有芳一通说,凌星明白了。

这里不是法治社会,他可不敢托大说不用。

“全听娘安排。”

到了约好的日子,沈呈山去镇上卖柴的时候,拐去陶坊取了订做好的泥炉。

顺便从镇上的粮铺买了十斤的好面,一下子又花了二百文。

泥炉死沉,还是沈回一路拎回去的。

沈归则扛着十斤的面粉跟在后头,看一会就喊累,要他爹和他换着扛。

到家后,凌星为了试试蒸笼和泥炉,又做了顿包子馒头。

老面引子要现弄,做上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期间凌星又托沈呈山买了口陶锅,放在泥炉上用,还买了些麻布回来,做蒸笼布。

东西都买回来,又花去一百五十一文。

陶锅买了底厚实耐用些的,要七十五文。

这时节的麻布一匹三百文,长四丈,宽二尺二。夏季的时候一匹二百文。

沈呈山扯了十尺麻布,要七十六文钱。

凌星洗了麻布,之后根据蒸笼大小裁剪成圆,垫在蒸笼里面。也只裁了十片,他有五个蒸笼,多余的收着,可以做替换。

边角料被徐有芳收拾起来,留着后面缝补衣服用。

包包子的时候,凌星五个蒸笼全用上了。

一笼能蒸十个,但他没有放全。

每笼就放了两三个,一共用了一斤面粉,一斤豆腐。

蒸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着火候,盯着泥炉和蒸笼里包子馒头的状态,心里记着时辰。

还需要来回的调换蒸笼顺序,保证每一层都蒸好。

他手艺足够好,之前又积攒许多的经验,这次一次成了。

沈家又吃了一顿豆腐包子。

之前凌星对这边物价不太了解,以为五百文就够。原身出生富裕人家,脑海里也没有底层人民接触的物价参考。

结果花到最后,沈回卖头发的八百文根本就不够。

沈家给他添上了后续所有的空缺,凌星都记在心里。

因为钱不够的原因,头先想的肉包子也往后搁置,就先做豆腐包子和馒头去卖。

凌星估摸了一下,一斤面粉差不多能做十五个大包子,小一点的,二十个都能做得。

馒头的话,大一点的能做七八个,小一点的能做十二三个。

大包子有视觉冲击,但价格肯定会定的贵些。小包子虽然能便宜,不过也没办法便宜到哪里去。

做早点的都是辛苦钱,起得早还忙得很。

卖的贵一点,食客就不买帐。

凌星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做大一点的。十五个豆腐包子,成本在二十五文。

他每个卖三文钱,加上人工还有炭火这些,其实真赚不了。

可这价格已经是在镇上能定的最高的了,去县里倒是能再高一些,不过路途上又过于遥远,耽误的时间还有费去的体力,不太值当。

馒头一个就四文钱,他做的比较大,又是好面粉做的,总会有人买。

但整体数量的话,凌星还是决定包子做的多些,馒头少做点。

要出摊子了,老面引子要每天都留些,草木灰液也需要泡着沉淀过滤。凌星托了沈来看顾,答应给他包子吃。

沈来拍着瘦弱的胸膛保证,绝对不会出差错。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第二天去镇上出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