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夫郎要我好生伺候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大娘那张精干的脸上,眼珠子一转,故作一副长辈模样,语重心长道:“是你爹自己要说大话,这话说出口自然就得说到做到,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顾恒之应道。

这时候,在场的郑村长也咂摸出了一点味道来,瞧着顾恒之没有了先前浑浑噩噩阴郁的模样,眼神清明得很,就像回到了一年前,准备看看这人打算怎么做。即便最后顾家真掏不出钱,或者王金秋要求过分了,大不了他帮顾家还了这一两银子。

“既然你这么说了,我王金秋也不是个为难人的,若你们真掏不出来这钱,不若就将你的书抵给我吧。”王大娘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尽是算计,还做着为人着想的姿态,“恰好我儿子要去庆丰书院读书,你的书也能派上用场。”

“王金秋,你说什么,我儿子的书怎么能给你!”听到王金秋要顾恒之的书,顾母当即就跳了出来,喊道。

“赵春花,我可是怜惜你们顾家没钱,才好心愿意用你家儿子用过的书抵账,你可不能不识好人心。”王金秋翻了个白眼,许是觉得顾家是真的拿不出钱,精干的脸上是压不住的小人得意。

顾恒之抬手拍了拍顾母的肩,示意顾母一切有他在,莫要生气。

“书有很多种,不知王大娘想要哪几本?”顾恒之问道。

“就,就那个,我听镇上书斋老板说过,叫什么来着?”

顾恒之就看着王大娘用着拙劣的演技,假装思考,心里却已隐隐察觉到她会要的是什么。

果然,王大娘说出的名字,证实了他心中所想。

“对了,好像就叫《舒林院闱录》还有一本是叫《云宁乡闱录》。”王大娘好像是才想起来一般,双手一拍道。

顾恒之看着王大娘,这两本书完全不是他儿子王成业一介白身能看的。

闱录是专门全面登载科举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监临、监试等执事官,考题和中式者名单及其本经以及“程文”的文献。

本朝有规定,购买科举闱录必须是有功名的学子,就好比你若想购买《舒林院闱录》就必须是童生才行。

顾恒之双眼微眯,目光打量起王大娘,原身手上的《云宁乡闱录》,还是原身的启蒙老师临终前所赠,这事少有人知道,也就原身曾经在他几位要好同窗面前说起过一回。

一直站在顾恒之身边的林知冷,当听到王大娘口里竟然说出这两本书籍,心中也是惊讶不已。他自然是知道顾恒之书架上有什么书籍,但王大娘一个大字不识的外人,又怎会知道顾恒之书架上有什么书。

《舒林院闱录》还好,毕竟顾恒之是舒林县的童生,自然有资格购买。可《云宁乡闱录》必须只有考中秀才的学子才有资格购买,王大娘怎会开口要这书,他不信家中有孩子进学,王大娘会不知道这些科考文献购买是有限制。

顾恒之想的比较浅,既然王大娘说王成业要去庆丰书院,估摸是从原身同窗口里知道原身有这书,回家同王大娘念叨了,才让王大娘升起了这个念头,借着还钱的契机,想从他手里要到这两本书。

但林知冷想的就比较远了,王成业连个县试都过不了的人,要这两本书籍完全没用,毕竟县试只是考了个大概基础,连个基础都过不了,看这两本书定是看不明白。除非有人想通过王大娘的手,想将这两本书从顾恒之手里要走,而且这人一定是知道顾恒之手里有着书的人。

王大娘家这也就在村子里称得上富庶的家底,搬到镇里都不够看,何况是县城里,这样的人家里头,丝毫没有功名的儿子竟然说能上县城里的书院,一没门路二没银钱,是凭什么能上,只这一点就很耐人寻味。

他曾翻阅过这两本书,《云宁乡闱录》中有不少顾恒之启蒙老师写的批注,毕竟是考过两次乡试的秀才,不仅是他的见解,还有他在里面记录的关于他两次乡试的心得,若顾恒之以后要走科举的路,这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料。

但背后买通王金秋来闹事的人,不仅是要将书从顾恒之手里要走,还是深知此刻顾家的情景,不然也不可能如此精准的找上王金秋。

那这事,就更值得好好推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