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炊烟渔火味正浓(美食)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说病中的汤药,后来养身体的鸡、蛋、肉,那样不是银钱,还有她身上穿的衣裳,说是二姐在家做姑娘时的旧衣服,放着又可惜,才给她。

但李抗美不是没有眼睛,赵二姐的亲妹妹,赵三姐平日里换洗的衣服也才三两身,赵家人给她的两套衣裳都是八成新,哪里是赵二姐在家做姑娘时的旧衣服,恐怕是赵家与她身形相当的姑娘匀出来的衣裳,这么说只是怕她心中有负担罢了。

赵家与她身形相当的姑娘只有赵三姐和赵四妹,这也是赵家姐妹一开始不愿意接纳李抗美的原因。

也是赵四妹几乎是踩着李抗美的脸在闹腾了,李抗美还要让她三分,她不得不承这份情。

当长此以往不是长久之计,李抗美心里盘算着自己也应该找条出路,不能像根菟丝花一般,永远攀附赵家人。

她爷爷和她说过“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管什么事情,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李抗美在家教赵三姐做几道美味的家常菜,心中还在搜索着原身李美娘的记忆,盘算着这时代有没有像国营饭店那样的地方,她可以给人家当个大厨,要是不能让她上二灶、三灶,让她上砧板也可以。

李抗美说的二灶,三灶,砧板,都是中餐厨房里的职位。

只不过原身李美娘不过是柳溪县柳溪河畔的一个小小渔女,见识实在太少,所有心眼都用来算计宋彦了,李抗美想知道的,她一无所知。

所以李抗美此刻还颇为天真,觉着这个时代的“国营饭店”,能收她一个姑娘家进后厨全是糙老爷们的地方做活。

又在赵家待了几天,教了赵三姐一些厨房的基本功,赵二姐和陈氏也在旁边跟着一起学。

李抗美还帮着赵三姐一起缝了几针她的嫁妆。

原身李美娘不会多精致的女工,李抗美也不会刺绣这些,但是针脚倒是又密又整齐。

谁叫她下乡的那个穷地方,连个缝纫机都没有,衣裳裤子破了,全靠自己手缝,李抗美都练出技术来了,还能把衣裳破口子的地方,缝得和没破过似的。

做饭的时候,李抗美教赵三姐几个做饭,空的时候赵家姐妹教李抗美女工,又帮着一起绣绣嫁妆,几个姑娘之间的感情,包括嫁入赵家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陈氏,和她们的感情都深厚了不少。

约莫也就一个礼拜的功夫,李抗美在早上跟着出去买菜的时候,都会打听一下哪里要人做活,可惜除了浆洗衣裳这样活计,几乎没有地方要她一个姑娘家。

碰壁几次,李抗美反应过来,这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便再也不说找活计的事情了,只是在教赵家人做饭这件事上,变得更用心起来了。

她现在暂且没有能力报答赵家人,能付出的也只有这些了。

自送榆钱那日才不过一旬不到的时间,李抗美在赵家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却不知道柳溪河畔,一群小萝卜头,一天三遍地去她那破渔船瞧。

而丝毫不知自己被惦念着的李抗美,正被宋小月缠着做好吃的呢。

自打知道李抗美那一手做饭手艺,半年都不见得来赵家一次的宋小月,就差住在赵家了。

不过她也知礼,回回来不空手,摸点家里的吃食,又或者拿个小时候玩的拨浪鼓、布老虎,说是给小外甥的礼物。

今日上门来,手臂上挎着一个篮子,盖灰的粗布一掀,里头也不知道是宋小月从哪里淘来的香椿,鲜嫩的叶子上都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呢!

赵家外婆:“你娘叫你拎过来的?”

宋小月:“才不是,是我自己摘的!头茬香椿,拿过来孝顺外婆!”

赵家外婆哪里不知道宋小月这个小馋猫,只不过是馋着美娘的手艺罢了!

不过想想李抗美做饭的手艺,赵家外婆就是自认不馋嘴,嘴巴里也分泌了不少口水。

中午赵家的饭桌上多了一道凉拌香椿,焯过水的香椿,拌上辣椒段、香葱、蒜泥、姜末,再倒点酱油、盐、醋,最后撒一撮红糖。

赵家人多,宋小月带过来的一大篮子香椿,都吃下去大半篮了,犹觉不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