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朝纵马疾驰,一路上都是因河北各城镇被破而南逃的流民,倒也不必问路,跟着流民便能到达汴京。
韩云朝看着拖家带口、衣不蔽体的百姓,暗自叹息,等到自己有能影响天下形势的分量时,必然会尽快驱除金兵,还百姓一个安宁。
正午时分,韩云朝便到了汴京城南门。此刻齐朝与金人战事正紧,由于战事从北方城镇涌来许多流民,不可能不让没有身份凭据或路引的人进入。
所以,为了方便安置流民,又避免有奸细,进城很容易,出城则必须要有官府所特发的文书。
韩云朝轻易的进了汴京城,这个繁华富庶的都城虽然几个月前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但并未被攻破。城内更不曾遭遇金人洗劫,依然是那个繁盛的东京汴梁。
只是,一路之上所见的百姓个个面色愁苦,往来小贩的吆喝声也有气无力,完全不是升平盛世的光景。
韩云朝策马缓缓而行,却知道这已经算不错了。等到汴京沦陷,金兵进城之时,这里就会满目疮痍,无数民众流离失所。
想到这里,韩云朝心情有些沉重,只可惜自己无法阻止汴京城的沦陷。现在朝廷腐朽,帝王无能,城破非一人能扭转,自己也只能在这之前救下少数人。
韩云朝深吸一口气,直奔宁王府。刑氏担忧地问了赵易的情况,看到书信得知离京计划后当即应允,又立即进宫告知韦婉容。
韩云朝虽然是宁王府侍卫副统领,但已经获准便宜行事,不必非要在府中护卫。她出得府门,在街上乱逛,思考一番后,决定等赵易身亡的消息传来时,再去找赵凌月。
不过,本着对平阳公主的仰慕之情,她还是走到了赵凌月的府邸附近。
本来,大多数公主成婚后才出宫建府。但赵凌月的母亲早逝,她又不得宠爱,于是早早就出宫自立府邸。
平阳公主府看起来还不错,齐朝再怎么军事软弱,从朝堂到民间还是十分富有的。韩云朝路过公主府后,便沿着御街继续往前走,直到看见一队奇怪的甲兵后方才停下来。
那是十几个高矮参差不齐,年龄也老幼均有的兵士,列着奇怪的队列大摇大摆地走着。
自从去年金兵第一次大举南侵,兵临城下后,汴京城禁军得到整治,至少不会拉不得弓,骑不上马了。但是,这几个上街的兵士,看起来简直比从前的还不靠谱。
然而很快,韩云朝就明白了此中原因——这是六甲神兵。
郭京按照自己的眼光随意招募市井之徒,不问能力,只问生辰八字,终于编成了7777人的队列。他们每天在兵营跳大神一般训练兵士,却能得到朝廷丰厚的供养。
闲暇时分,这些市井无赖便三五成群的上街,自以为真有神功在身,耀武扬威地接受观瞻。不过,民众看他们这么自信,倒有不少人真的被唬住了。
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所有人都需要一个支点,一尾救命稻草。但是,郭京的练兵方法实在太荒唐了,怎么连当朝宰相乃至皇帝都被忽悠得相信他,以至于沦为千古笑柄。
韩云朝面上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很快又化为千般无奈。这样的朝廷,被金人抓去清理也无甚可惜,只是可怜了百姓。
她这样想着,面前的一队六甲神兵逐渐走出了视野。韩云朝正冷眼看着他们离去时,忽然发现对面一个年轻女子也露出冷漠的笑意。
这个人和她一样,也是女扮男装,眉眼俊秀温柔,看起来比自己要小。不过,这个年代的人都甚为早熟,对方虽然年少,神态却并不显得过于稚嫩。
那人似乎也发现了韩云朝方才嘲讽的笑容,见韩云朝注意到她后,友好的点点头。
韩云朝也微微颔首,神色变得轻松。自己毕竟不属于这个时代,就算痛惜,也不会如局中人一般情真意切。
不过,虽然她不会为齐朝的覆灭而产生刻骨憾恨,但力所能及的帮助百姓还是有必要的。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城破后,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
按照历史,一个月后汴京便会城破,之后金人会让齐朝皇帝派人搜刮京城财富献给他们。再一个月后,金人才会下诏废帝,亲自洗劫京城及周边郡县。
在金人亲自洗劫京畿地区的两个月里,那才叫尸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么,想个办法让金人废掉当朝皇帝后及早北上,倒是能免除很多损失。
那个时候,勤王军已经集结在京城附近,不过前世赵易根本不想救驾,便率军避金人锋芒。如果齐军对金人造成威胁,金人也就不敢久留中原腹地了。
深入敌国腹地,本来就是兵家大忌。金人原本的打算也只是劫掠齐朝而已,根本没想到能轻易将这个王朝覆灭。他们此行甚至不会接手汴京,只会立一个汉人建立伪楚政权。
想到这里后,韩云朝便不再在街上停留,径直回宁王府。
人群对面,赵凌月看着韩云朝离开的背影,忍不住若有所思。在刚见到她的一刹那,她有一瞬的恍惚,觉得对面的人似曾相识。
然而仔细想来,她并没有见过这个人。可是,看着那个女子离开,她竟产生了一种追上去的冲动,似乎曾经也这般无能为力,只能就此永别。
这倒是奇了,她平日里深居简出,连朋友都很少,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另一边,韩云朝走在路上,开始思考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只差宁王那边了。却不知道赵易这次是真的落水还是假的落水,历史上的变故,还会不会存在呢。
韩云朝来到京城的第二天下午,果然等到了想要的消息。据南下的流民所言,宁王于北上途中遭遇金兵游骑,侍卫力战不敌,宁王坠河而亡。
消息很快传遍京城,众人听说当日视死如归,潇洒赴金营的宁王意外身死,人人悲痛唏嘘。
韩云朝在京城内闲逛,听到众百姓悲切的谈论,不由得叹息。现在宁王声望如此之高,以后却是人人或骂他昏君,或笑他逃跑。
傍晚,一个侍卫半身浴血,奔回京城,带回了官方消息——宁王确实遭遇金兵而坠河,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