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祈安将脸上的泪水擦干,顺势将眼眶揉得更红一些才又抬起头露出一个笑脸:“皇后不许违约!”
——
十二月末,边境的义军终于在元日之前赶到燕京。
义军共有五多万,首领周晏率领一千人马赶赴燕京,剩下的人继续留守天门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大齐自开朝以来都重文轻武,边境素有多重天堑将其他国家隔开,许久未有战事,哪怕外族来犯也多以议和为主,全城的百姓都纷纷来看这百年一遇的热闹。
少年将军生得一张娃娃脸,骑胯在马背上,由于边境物质匮乏,他身上的盔甲布满了匈奴弯刀的划痕也没有替换掉。
少年十分拘谨,一脸庄重,身上除了盔甲有些破旧以外整体还算是整洁。
后面跟着的步兵虽然风尘仆仆的,但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也许是因为他们本是就是人民子弟兵,加上边境百姓对这些义军都十分热情的缘故,他们个个都很热切地回应着沿途观摩的百姓。
入京后他们首先要先安顿下来,赴京人数多达一千,大多数士兵只能在城外扎营。
周晏次日要面圣,宫里的人早就在驿站等候着教导这位新贵宫中的规矩和送来换洗的衣物。
——
景德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宋祈安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大臣们做着对今年最后的安排。
直到最后,宫人大喊宣义军首领觐见。
周晏身上穿的是宋祈安特地为他挑选的青色圆领袍,头发高高束起,发育良好的少年身材高挑身形峻拔。
周晏匍匐在中间接受朝廷对他的赏赐。
从五品宁远将军,赐食扈五百,那些士兵也仅仅只有几两银子的赏赐。
大臣们将义军招归不过是害怕它的发展会威胁到中央,实际上并不重视这些义军的将领,还有一部分人垂涎它的兵力想据为己有。
目前朝廷中的武将大多是承袭了先辈的荣光吃着老本的二世祖,没有什么真正的本事。
唯有那些在边境依靠军功当上将军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不过之中最年轻的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大齐被天堑阻隔,天门关是为数不多能够安全通往塞外的关卡,边境的居民多以通商为生,这些年来匈奴部落突然崛起阻断了商人的生路。
镇守在天门关的元帅虽然身经百战,但奈何年事已高,久久没有新人上任也是因为贸然改变军事力量的抗衡会使朝中局势愈发紧张。
再者一来二世祖能力不够来到这里就是送死,二来朝中的势力不愿让边境这二十多万大军落入对方的手中只能让这些老将继续干下去。
再通过议和行缓兵之计,但匈奴还是时不时派出一小股人马抢夺商队和百姓的牲畜,为了不惹出祸端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边境的人民受到匈奴的困扰已久朝廷又不管不顾。
实在忍无可忍边境最庞大的那支商队出钱出粮,集结有志之士抵抗匈奴,边境的人民也纷纷响应投靠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