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也的工作桌很大,后面是一层层的书架,往上是各类文学作品,往下是《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以及各机构练习册。
几乎每本都翻得卷边了,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陶也的笔记,还有咖啡的印子。
完成了白天的工作,深夜他坐在这,撑着眼皮逼自己学。
桌面最显眼处还摆着一本《企业会计准则》。
哪怕不经常翻,陶也也要摆那,说看着安心。
黄朗硬着头皮读了半页:
“企业将期权合同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时,应当区分被套期项目的性质是与交易相关还是与时间段相关,并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什么玩意??每个字他都认识,可拼在一起就理解不了了。
他给陶也放回原处,老老实实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打开数学《必修一》。
ipad里有陶也下载好的网课,黄朗点击播放,屏幕中出现了熟悉又陌生的黑板,还有讲台上的老师。
黄朗有些感慨,没想到离开学校多年,他还有机会坐在桌前,拿着笔在书上涂涂画画。
他想清楚了,准备以社会考生的身份,自学参加明年的高考。
不是成人高考,不是电大,是正儿八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其实这事他想了很久,但总心里发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儿戏了。
但陶也很支持他,说送外卖不是长远之计,去读读大学吧,看更广阔的人生。
黄朗终于下定决心,本想跑完这个月,下个月开始他就只送午高峰,赚口生活费,其余时间用来学习。
可黄朗小看了陶也的执行力,当晚给他列了复习计划,第二天从老家把自己当年高考的教材和笔记邮了过来。
还嘱咐黄朗白天学了有不会的要记下来,晚上下班可以问他。
那张复习计划就贴在书桌上,每天要做练习册几页到几页,每周小测,每月月考。
陶也的电脑里专门给他建了一个“备战高考”的excel,实时记录黄朗的学习情况,计划进度是怎样,实际完成进度是怎样。
黄朗被这场面震撼,忍不住吐槽,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冲清北呢,自己能混上个本科就谢天谢地了。
陶也笑笑,默默来了句,这就是冲本科的强度。
黄朗不敢说话了,捧起书老老实实开始学。
......
12:30吃完午饭,大会议室又响起劈里啪啦的键盘声。
大忙期间的朝9晚3是高强度连轴转的,没有半点休息时间。
企业特地准备了两大箱速溶咖啡和茶包,说不够再续,无限量供审计使用。
陶也边说“谢谢”边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让他们拼命的节奏啊。
陈誉轩伸着他的胖手在盒里抓了五条,一次性到进他750毫升的运动水壶。
室内瞬间弥漫起浓厚的糖精咖啡味,唤起了在场所有项目组成员的痛苦记忆,这个味道会从每年11月陪伴他们到次年四月底。
“哎呀冲多了,”他看着杯子自言自语,然后对旁边的实习生苗娣说,“把你杯子拿过来。”
苗娣听话地点点头,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陈誉轩已经把自己杯里的咖啡倒进了她的保温杯。
她愣了一会,还是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