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漓走下台基开始,他就一直看着她。她的一系列举动自然逃不过顾凌的法眼,本以为她要说出什么大事,竟然就是来搭话的嘛。
这也需要深呼吸?自己很吓人吗?
他看着谭漓的目光,想要知道她内心的想法。
她眼眸里的水光在月亮的照耀下闪烁夺目,好似比天上的明月都要耀眼些,眼中真挚的期待更是看得人刺眼,他转身抬头,望向月亮,“宴席到末尾,大家都松散很多,随意走走,陛下不会怪罪。”
他话说得委婉,但基本意思谭漓还是听懂了。
她看着顾凌的后背,恭维道:“听说顾公子顺利平定章城的叛军,恭喜。”
他回答得很简单,“职责所在。”
谭漓见他现在的样子,心里有些泄气。
他忽然转过去是为什么?
谭漓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即使顾凌现在不配合,自己也要继续说下去。
“当初民乱发生,朝中无人前往,父亲因为这件事忧心许久。公子大义凛然,不惧生死,真是让谭漓佩服。”
顾凌闻言转过身,看着谭漓。月光照在他身后,隐藏了他脸上的表情。他正声道:“我奉陛下旨意,前去平叛。你说的那些品质封国子民人人都有,不值一提。”
谭漓在心中无声腹诽道:“谁说的。”
想到接下来自己的话,心里直打鼓,呼吸也错乱开来。她不敢再看顾凌的脸,绕过他往前走了几步,“封国内外不安,公子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生活。继续效忠封国虽好,以公子的能力想要拥有丰功伟绩不是问题,但若是退出朝堂、偏安一隅或许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呢?”
说完话后,谭漓站定在原地,不再继续前行,安静地等待着顾凌的回答。谭漓没有说得很直白,迫切地想要知道他的回答。
他一直没有回答,耳边心脏一下一下的跳动声在提醒时间的流逝。谭漓等了一阵,还是没有等到回答,想要转身看看背后人的反应,心里这时候还是胆怯起来,纠结在原地没有动作。
良久。
身后一直没有声音,谭漓怀疑顾凌是不是已经离开,正要转身一看究竟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冰冷的声音,“你是在劝,一个对封国有功的将军退出朝堂、隐于山野吗?”他的声音陡然升高,质问道:“你知不知道你方才的那番话,如果我呈报陛下,证据确凿,你到时候会如何?”
谭漓思及他话里的处境,急忙转身,辩解道:“你不……”不什么?不会吗?
谭漓抬眼看向顾凌,他看着自己的目光由警告转变为探究,她连忙垂眼,入目的是他腿上的衣摆。
谭漓有些心慌,耳边的心跳声越来越大。
自己历经万险,好不容易走到他的面前,自以为安全、隐秘的试探方式,没想到成了明面上最显眼的阴谋。
现在自己和他的关系并不算亲厚,方才自己的那番话,在他眼里很可能就是一个对封国不利,劝告有功之臣不要效忠封国的可疑之人。
在他这样的人眼里,难道会允许这种不忠之人留下来吗。
想到这里,谭漓也没有了底气。
要说对封国最忠心的人,别人谭漓或许不知道,但眼前这个人绝对是可以排得上号的。他的家族,从开国时就跟随皇帝,此外所有的后辈基本都效忠皇室。他眼前就站着一个怂恿他不要效忠国家的不知身份的人,难道他不会将自己关进大牢吗?
谭漓很清楚,他会的。
理清楚思绪,谭漓方才脱口而出的断句也没有勇气再说出口。她真切地知道顾凌会那么做。
方才那句“你以为我不会呈报给陛下?”不知是警告还是质问,深深地落在谭漓的心里。
而顾凌看着眼前的女子脸色变了又变,心中激动,好像是找到了目标。
朝中有人曾经在战乱前夕给父亲写信,这很有可能是导致父亲失踪的原因,这几日这个问题一直环绕在心头。
今日终于找到可疑的人选。
谭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看着头顶的床帐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