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俞升收拾好准备出门,正巧碰到打扮精致的赵女士。
赵女士眼疾手快的拽住俞升的胳膊:“老张请了假,你开车送我去你章阿姨家。”
俞升扭头就回自己房间,赵女士一巴掌拍他后背上,俞升疼的龇牙,没好气道:“我骑摩托。”
“你穿成这样骑什么摩托!”赵女士从上到下打量他,穿的一副文绉样,平时骑摩托哪次不是一身黑色冲锋衣。
赵女士鼻子一紧,突然靠近闻,警惕道:“你还喷香水了,去见谁啊?”
“您去章阿姨家打牌吧?”俞升说。
赵女士眼神闪躲,很快找到一个借口:“谁说我是去打牌的,你章阿姨的姑娘毕业了,刚从国外回来,我去看看。”
谁信啊,俞升还没来得及说话,赵女士不怀好意的笑道:“你章阿姨的女儿比你大一岁,是个Omega,人长得又白又高,学习还好,有机会你们可以认识——”
没等说完,俞升抽出胳膊,快速下了楼梯,在手机上打车:“我今天不能开车,给您叫个专车来。”
“你这臭小子!”赵女士穿的裙子,追不上,气的在楼梯顶上直跺脚。
俞升提前五分钟到,看见元宥已经站在茶馆门口。
“怎么不上去啊?”俞升问。
元宥说:“我刚到。”
两人进了茶馆里,一楼有戏台在唱曲,刚刚结束,演员下场,元宥给他们让路,耽搁了一会儿。
等演员走光,他看见俞升站在楼梯上等他,元宥快走两步跟上。
俞升订的二楼,一拐弯就到,他们刚落座,服务生端上来茶具。
这座茶馆跟门外像是隔着两个世界,内饰古色古香,就连他们现在用的桌椅都透着岁月的味道,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故意做旧。
元宥好奇的四处望,一楼坐的满,大多客人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不缺年轻人和更年长的,吃着坚果品茶,再来一首小曲,别提多惬意。
元宥不由得拿起手机拍照。
俞升正想问他喜欢喝什么,见他那么认真,便按照自己喜好给他泡了普洱。
“这首是什么?”元宥端着茶杯,刚想喝,楼下响起了戏曲的声。
俞升说:“墙头马上。”
元宥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首啊。”
“之前听过?”俞升问。
元宥摇摇头:“我经常能听到这个名字。”
等元宥喝了一口,俞升问:“味道怎么样?”
元宥看他泡茶步骤熟练,动作流畅,要不是晃动的食指上有枚黑色的戒指,他恐怕要把面前的俞升看走眼成自己的父亲。
“挺好的,很香。”元宥说。
俞升莞尔:“喜欢就好。”
一个年轻的alpha,喜欢修身养性,元宥实在好奇:“除了喝茶,你还有什么爱好?”
俞升故意卖关子:“元老师可以猜一猜。”
元宥还真猜起来了,什么冥想打坐太极拳,把他说的跟个退休老干部似的。
俞升略带疑惑的抓了把头发,随后靠着椅背散漫的笑:“如果元老师喜欢这些,那我之后可以试着学一下。”
元宥听出他在调侃,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几个爱好有些太冒犯了,毕竟对方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倒被他形容的老气横秋。
“不好意思。”元宥说。
俞升帮他把茶续上,随口道:“没事,我真的可以去学,我学东西还挺快的。”
“……别说了。”元宥失笑。
俞升从善如流的换了话题:“元老师平常除了写小说,还喜欢做什么?”
茶馆这种幽静的地方最容易让人放下防备,元宥没急着回答,他说:“怎么又叫我元老师?”
俞升顿了下,神色古怪的喝了口茶。
那时候不该嘴快叫宥哥,他从小到大没叫过谁哥,算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后来回想,他怀疑自己脑袋坏掉了,“宥哥”这两个字是怎么坦然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这要是让身边任何一个熟悉他的人知道,他脸还要不要了。
元宥见他表情不对,善解人意道:“你可以直接叫我元宥,我不介意。”
让俞升叫自己哥,他也挺不自在的,就连林绪,平常也都是全名全姓的叫他,只有求他或者调情的时候会叫他哥哥。
俞升看了他一会儿,点头:“好。”
“我平常不怎么出门,在家看看书,有时候会为了找灵感去旅游。”元宥推了推眼镜。
俞升漫不经心的问:“是自己去旅游还是报名跟团去?”
元宥回答的也很随意:“自己去,我喜欢做计划,而且享受中途发生的变故。”
“元老师平常不怎么上网吧,我看你没有开通任何社交帐号。”俞升看着他。
元宥停了几秒,委婉道:“跟社会脱节太久,也不利于写作。”
意思就是说有社交帐号,但没有公开,不想让别人知道。
两人安静听了会戏,俞升又让服务员重新上了一壶热水,换了新茶,是大吉岭红茶。
比起绿茶,俞升觉得红茶更贴合元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