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后门通往办公楼,之间的甬道边,就是孔令翀、冬征和铁顺那组负责的宣传栏。
远远一看,陈莉莉正在孔班长旁边摆弄手工材料呢,时不时还有事没事贴近了问他一两句。
他想:唔~这下明白为啥刚才俩班长笑了,原来她跑孔老二这边儿来了......唉,老孔不愧是真人帅哥儿“出木衫”,窈窕君子,淑女好逑啊!
路开晨背着手,慢悠悠的在他们后边儿绕了一圈,和他们扯了几句,然后往回走。
进了后门,白小堃正下楼来,路开晨问道:“你开始画了吗?”
“没呢,想看看你画了没。”
“没画,好多都带透视,难度有点儿大啊!”
张岩静和秦雪刚商量完后,正走到楼梯这边儿,听到后对他们说:“这还能难住两位大画家?”
“不敢当不敢当,我们这都是业余水平,真有难度!”白小堃说。
张班长鼓励道:“好啦,不难怎么有进步,快画吧!”
“好!就冲头儿这句话,也得圆满完成任务!开动!”
张班长和白小堃上楼去了,路开晨也走到工位,秦雪正认真地开始在黑板右侧划定的区域写字,宽大的运动服让她的背影显得更加瘦削。
他把椅子放到黑板左边,站了上去,开始按照田老师的设计稿画比较简单的花卉图案部分。
时间随着粉笔一下下划蹭黑板的声音,在寂静的一楼前厅里均匀飘逝,两人的目光都只专注于眼前那一笔一划所在的范围。
她写她的,他画他的,此时的TA们,也仅仅是学校任务中的临时搭档——在前厅那一片空荡的寂静中,两人隔着一个黑板的距离,仿佛毫无交集......
正在这时,一阵吵吵打破了沉寂,随即一声吼叫:“开塞路!好好劳动,争取早日释放!”
路开晨朝身后看了一眼,不用猜就知道是大猴和韩棒子踢完球了,刚才大猴儿吼完了,韩梁宇接着补了一句:“多喝开塞露!哈哈哈哈!”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这俩原始人就已经穿过前厅,朝他做着鬼脸儿,嘻嘻哈哈地穿过前厅,走出了教学楼前门。
他刚想回怼他们,朝右边扭头的瞬间,看到黑板另一边的秦雪,虽然目不斜视的继续写字,却在抿着嘴偷笑......于是他默念道:素质,素质!
回过头继续画画,也就没把那句“想喝我送你一抽屉”怼出来。
前厅又恢复了方才的沉静,但只持续了一小会儿,秦雪写完了一部分停下笔,走到路开晨身后看着他画的图案,忽然问道:“你画画是跟谁学的?”
路开晨站在椅子上,回过头看着秦雪,她那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正含着笑意望着他,不知为何接触到她目光的一瞬间,他心里颤了一下。
“呃......”结巴了一下,但很快就平静了,答道:“没有人教,就是自己喜欢画。”
“那你真挺有天分的。”
“还行吧,从小就觉得画画有意思。”
“嗯,这样啊......”
之后便没再继续,于是第一轮对话就这么结束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凝视她。
直到路开晨画了一部分后,从椅子上下来看看远效果,看过后他又踱到右边,看秦雪写完的内容。
上个礼拜他只在远处看过她的字,这次是近处看到了更多细节,不禁问道:“你字这么好,怎么练出来的?”
“嗯,我大伯教我,然后自己多练。”
“你大伯是书法家?”
“他也是业余喜好。”
“厉害!”
“嗯!”
路开晨也不懂书法,觉得好看又说不出门道,第二轮对话也平淡结束。
然后,他默读着她刚写完的青春寄语栏目,里面是一首诗: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看过后,不怎么读诗的他竟然被感动了,虽然没去过远方,但小学时因为没带伞而淋雨蹚水踩泥的回家经历还是有过几次,他能想象那种寒风冷雨中风雨兼程的滋味,不禁感慨为什么这首诗能把一件遭罪的事写得如此热血沸腾!
于是他问秦雪:“这首诗是谁写的?”
“汪国真,现在他的诗可出名了。”
“噢,听说过,原来是他写的啊!”
“是啊,特别喜欢他的诗!”
“嗯......我也觉得特别好!”
这是第三轮对话,若按一般青春故事的套路,路开晨接下来就该向秦雪借《汪国真诗集》了,然后一借一还......
可话题并没有继续,路开晨当时想的是什么呢?
得知是汪国真的诗,他忽然想起老爸前不久买过一本,但他对诗没兴趣,里面的内容没翻过,只对封面上汪国真的儒雅照片有印象——这下等晚上回家后,一定得找出来拜读拜读!
这本诗集自己家里有何必借呢?直男的想法就是这么笔直,压根没那根筋。
所以,当天路开晨和秦雪的最后一轮对话,就这么简单明了地结束了。直到张班长和白小堃下楼来找TA们,又简单地互道再见后,各自结伴回家而去。
晚间,路开晨躺在被窝里拿着那本由粗糙纸张印刷装订的薄薄诗集。翻开之后的第一首诗就是《热爱生命》,他重读着那首诗: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当时黑板上的手抄版没看到第二段,应该是她们两个班长商量着,因为学校禁止初中谈恋爱,这段就给省略了,反正也不影响其它三段诗句的感染力。
黑板上一首不全的诗,却带给了他第一次触动,从此,他喜欢上诗歌,少年的他虽然喜欢读,但自己写不出来,因为他目前的路上,就算淋过雨,也理解不了何为风雨,更不知道风雨兼程的泥泞滋味。
在那时的他眼里,远方就代表着美好的理想,风雨兼程代表着前进与激扬。殊不知,漫漫命途,真正的风雨既不是风,也不是雨,而是那些无风无雨的日子里不期而遇的心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