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兽宠若惊(穿) >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露园虽然顶着外事大夫的名义,现在中都一片祥和,真是没实质性的事做。

他倒真成了宣传的那样,善营生,家财如山!

桃鸢把所有的生意都交给他打理。

桃鸢身为王后,可她心里明白,平时必须找点事做,消磨时间,也为生活添点乐趣。

王后虽然雍容华贵,有国家管着,但是那是国家的钱。吃穿住行都要伸手的感觉。国家再有钱那不是她自己的,所以她的生意不能停,自己有钱心里才安心。

在看蔡氏布庄和聂氏匠人账本时,桃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山”,每月固定同一日期从布庄和首饰铺买走一同样的布匹和首饰。布庄在金沙城,聂氏匠人在碧水城,两地相隔千里,如果骑马,大约,如此有规律的购买,绝不是偶然而为。小门小户买不起,大户人家不可能总买同样的款式。

“我说王后老板,管他谁买的,只要咱卖出去挣回银子就行了,谁买的有那么重要么?”

“你懂什么?我现在是王后,万一以后有人陷害我受贿怎么办?或者一些有心人以后拿此来要挟我那又该如何?”

秋露园浑身一颤,看来这还真不是一件小事。

“你可把聂氏匠人老板改成你的名字了?”

“那是自然。”

“蔡氏布庄合伙人也改成你的了?”

“改了改了,那蔡老板也不敢用您的名字。”

她让秋露园把买卖契约拿来,对照了一下两个“山”字的笔记完全不同。进一步查证得知,布庄买布的是一个年轻人。去买首饰的竟是鑫鑫钱庄的伙计,他是得了老板的吩咐去的,而他们老板为什么去买首饰,刚开始他是不愿意说的,秋露园使了些手段,他才肯说。他说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庄上存了一批银两,让他每月固定去买收拾,买了收拾他也不取回,直接就存他庄上了。

等两方把人像画出来,秋露园和桃鸢都惊呼,这个年轻人不就是烈哥么!

想必是白楚歌为了照顾她的生意,定期派烈哥去的。

这个白楚歌,真是好哥们,讲义气,做好事不留名!但她现在可不是当年吃不起饭的小丫头了,她不需要这样的帮助。

她写了一封信感谢白楚歌支持自己的生意,但是真不需要他亲自支持。于是给白楚歌写了一封简短小信。

“白将军好,感谢支持小妹!你无需破费买不需要的东西。若真有心,我在筹谋设立善膳局,收容孤儿和老人,可以把银子捐到善膳局来。桃鸢!”

打发秋露园把信送去去,桃鸢一阵轻松,总算把这件事了了。

***

从转过年以后,各地的手工艺人,各个行业的顶尖从业者便陆陆续续从大都各地赶来,御国出钱出人出场地,供他们搞研究探讨。

桃鸢和冷琰说了很多自己的理念,比如改进犁地工具,改善水车,发展冶炼,提高谷物产量,科学灌溉等等。

那些能人只要实践证明自己的方法可行,便可全国统一推广,提高生产力。

焦照水如获至宝,一项一项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桃鸢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她不想操心太多,社会自有它的发展规律,靠那些能人去推动把,她一小小女子,有自知之明。

有些事她能力有限做不得,但有些事她可以做,比如慈善。

桃鸢和冷琰商量,由她出资,成立善膳局,收容鳏寡孤独。暂无生计得流浪人员,登记造册,可每日给与一餐,不超一月。官府可帮助他们找活计。若无栖身之所,可暂时住在善膳局,也不得超过一月。这是为了防止养懒人。

善膳局接受善人捐款,在善膳局门口竖立功德碑,镌刻所有捐款者的名字,受款和支出都记录账本,每月张贴一次,以确保所有捐的款项都用于救济需要的人,有疑异者,可指出,善膳局查实修正。

冷琰在一旁仔细聆听,这是个绝好的主意。

他想当年那个老者,若当时有善膳局,便不会落得冻饿之死。记得那一年年三十,他独自一人走在清冷得街道,忽黑暗里一声音传来。

“谁?”

冷琰转头,见一瓦砾堆里,有一瞎眼老汉正蜷缩在里面,他衣衫单薄破烂。

“老伯,您怎么不回家?”

“哎,没家了,发洪水,都死光了。”

“官府不是每人拨了五两银子?”

“看不见,都被那些小子抢光了。”

冷琰浑身上下摸了个遍,竞身无分文!

老板抖抖搜搜伸出手,冷琰急忙上前握住。

“大年夜还在街上行走,想必你也是可怜人。”

老人伸出手,摸到了他畸形得脸和脸上得毛,一声叹息,长成这样,想必是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

“哎,可怜人!”老汉从怀里掏出半块饼。

“孩子,拿着!”

“老伯......”

“吃吧,吃吧,好心人白天给我塞了一个饼。”

冷琰坐在老汉身边,那块饼冷冰冰硬邦邦的,在老汉那里确实难得的美味。

能得子民如此善良,他绝不能负了他们。

第二日他让阿福给那老汉送去银两,可老汉已经不在那了。打听后说是老汉昨半夜已经冻死了,被拉去乱坟岗。

冷琰得知后痛心无比,他恨自己为何不当时就把老汉带走!

如若有了善膳局,这种悲剧便不再发生。

***

自从冷琰认真看了两眼《六理》后,简直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连续读了好几遍,简直爱不释手。

比如把全国土地分给农民,他们自主经营,交一部分给朝廷,留下全部是自己的,朝堂任人唯贤,选才为贤,实行科举制,通过国家考试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让这些人去治理国家,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世家贵族世袭制......

他把羽初叫来,经过几次深入交谈,发现这家伙看似木讷,其实脑袋灵光的很。想当年他爷爷只身前往大都借粮,这份胆识令无数人敬佩,想必身为孙辈的羽初应该差不了。

每位君王都想成为明主,冷琰亦不例外,他决定试一试。

于是由羽初主理,焦照水辅佐的一场改革悄然发起,基于《六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在原有条律基础上,把《法理》融入添加进去,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

桃鸢非常严肃的警告羽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要实施改革,不仅要有强大的毅力,还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凡是想改变现在社会秩序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不管搞成搞不成,下场都会很凄惨,凌迟,车裂,五马分尸或许就是最终归宿。

羽初和焦照水都攒了赞气,表示誓死不悔。

为了照顾王公贵族颜面,其实还是保留了他们养尊处优的生活,给他们留了封地,但封地的产出也仅供他们还能享优渥的生活,其他不再享有。

他们自然怨声载道,钱没了,官位没了,社会地位就没了,一夜之间,什么都没了。

御国是政治经济中心,改革的风刚开始在御国刮,很快要求自由的风吹遍了整个中都大陆。

这个信息茧房一旦打开,犹如把蒙着眼睛的布揭开,那漫天都是闪亮的星星。

人一旦开智,社会就会加速发展。

“鸢儿,羽初说他的想法皆是受你启发,你的时代果然遥遥领先。”

“不,也许我的时代在前,也许现在的时代在前,世界是个巨大的轮回。总是盛极转衰。或许这宇宙中,我的时代和你们是平行的,就像我们是两个邻居。我住一个院子,你住一个院子,但是我们中间隔了一堵墙,我们谁也看不见谁。假如某一天某个能人能把这一堵墙推到,两家邻居就能见面了。”

冷琰呵呵一笑,他也无从判断桃鸢说的真假,他只知道他的鸢儿脑袋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桃鸢提醒冷琰,改革必会引起社稷动荡,震慑五国的大鼎已开,必须重新找一个新的武器震慑他们,人心贪婪,都想扩大领地,增加人口,如若没有大杀器,五国会趁机作乱,轻则咬人,重则噬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