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金风玉露[仙逆同人文] > 第29章 入京

第29章 入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正九年,四月初十,雨停了,王家村春耕后的稻苗长得苍翠。谢三婶进了些稻花鱼苗投进田里,说是等稻子丰收时,鱼儿就肥了。到时候要做一顿全鱼宴,叫上村里的人一块吃。

“花影拉着我下田赶鱼,婉儿竟然才知稻叶锋利伤人会疼,回去的时候衣裳也湿了,但是婉儿觉着很开心,很惬意。”王林摇摇头,眉目溢着笑意,又看完一页。

烛火燃了一半,灯芯长了,他剪掉灯芯后继续往下看。

“永正九年,四月十五,院里海棠花盛开,哥哥的药铺生意越来越好,婉儿研制的丹药也颇受喜爱。哥哥夸我丹道卓绝,婉儿知道他是哄我玩儿的。”

“镇上的四大家族之一孙员外来店里订了一批药材,婉儿还赠送了几瓶清心养神的丹药,若是他们用得好,说不定下次也会来定我炼制的丹药。”

“永正九年,六月初六,盛暑炎热,上山采药的人少了,哥哥的铺子生意承接几批大单子,都是外州商客来订的单,店里人手不足,葛阳许浩来店里帮忙。

“哥哥给他们支付了工钱,也知道他们曾经想要欺负我来着。不过哥哥既往不咎,同意让他们来店里上工。他们也不再是花溪村里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还说若是阿兄科考回乡,他们也要前来道贺。”

“永正九年,七月初七,镇上乞巧节举办了灯会,花影拉着我去看了游园灯会,河道放了许多河灯,两岸停了不少画舫,画舫上能猜灯谜,婉儿赢了好几只灯笼,哥哥却说,那是有情人才去的活动……”他好似能感受到她写下这段话时蕴藏的小失落。

“永正九年,八月十五,周婶做了月饼,王叔说阿兄小时候最爱吃月饼,每到中秋便会吵着周婶做,还有酱牛肉,周婶常念着阿兄在京城吃得可好?睡得可好?阿兄放心,婉儿会宽慰周婶的。”

“永正九年,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秋风已起,落叶飘零,王叔又完工一批木雕。想要把银子攒下来,‘等铁柱回来后娶媳妇用’这是王叔的原话。”李慕婉写到这还特意解释一句,“清儿阿姐许了县城一户人家,周婶坐在院里纳凉时念叨了下,‘若是那丫头与铁柱当初定了亲,此时也该是王家抱孙儿了’这是周婶的原话。”

王林轻笑,眼中满是思念,离别王家村已有大半年,在京城备考的日子,他每日都不敢松懈。

“……”

“阿兄,一别数月,百花落尽月又西,这是婉儿想与阿兄说的话。”王林手中留着最后一张信纸,指尖划过最后一行字,久久停留。

李慕婉信中字字不言相思,却字字倾诉着思念,那如潮涌的念想最终化作一缕清风,从王家村吹到京城。

李奇庆一年来见着李慕婉在王家忙前忙后,悉心照顾,心底的愁容越发重,见她乐在其中,又不愿多提。

***

永正十年,正月十五,京城百松书院举办诗会,广邀学子赴会,京城世家大族公子小姐,京城文人墨客,皆会到此。

王林本不爱热闹,奈何程贤早早就来邀请,只道京城各路文人皆数到齐,兴许还能结交不少贤才,往后若在京城立命,自是少不了与这些人往来。

京城元宵灯会比清平镇的繁闹数倍,十里华灯,九城宫阙,三千华灯如同悬挂星河的星点,人声鼎沸,诗会设在画舫中,能承载上千人的画舫,许多州郡前来的学子都不曾见过如此壮观之景。

程贤伏在王林耳侧说:“这画舫可是礼部尚书李元朗嫡女李大小姐包下的。”

“礼部尚书?”王林侧眸问。

随着人群里的燥热,几位装扮艳丽华贵的世家女子上了画舫,众人目光投注,程贤拉着王林一道看过去,“没错,你眼前所见,第一排右侧的便是李元朗之女,李秋池,左侧这一位也来头不小,太傅之女周紫虹,此二人是京城世家女中翘楚,艳冠群芳,才学卓著。”

王林仅仅扫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只道程贤口若悬河,夸张了些。

“你别不信,”程贤见他一副不在意的模样,“不过两年前京城第一才女却有其人,若她还在,今日众星捧月,人群瞩目的,必然是她。”

“她?”王林问,“从何说起?”

“从前京城最具盛名的才女,乃是前朝太医院院判嫡孙,此女精通药理,才貌双全,满腹经纶,颜如渥丹,般般入画。

“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称莲花仙子。在百松书院时,多少学子觊觎她美貌和才华,只不过呢,她有个好哥哥,旁人若想接近,断断是无可能的。”

烟火散在眸底,王林遐想,他所描绘之人,眼前竟有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你非京城之人,又怎知这些秘辛。”

“这哪算什么秘辛,京城世家和文人才子人尽皆知罢了,”程贤在京城一年多,早就混熟了,“想当年,李院判府邸门庭若市,都是为着李家兄妹婚事而来。”

“你见过?”王林揣手很是闲适的靠在柱子上。

“见自然是没见过,不过人人都称道的自是不会差,且不说见没见过,光听名字,也能想象的出来,那气质样貌出众脱俗,风姿卓越。”

王林摇摇头甚无兴致,忽听程贤闭眼沉浸其中,念着名字,“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李慕婉,婉约如水……”

熟悉的名字贯穿而过,王林掌心顷刻间收紧,“你说什么?”

“婉,婉约如水啊……”见他神色阴戾,程贤着实吓了一跳,“王兄这是怎么了?”

王林方觉自己过于失态,平静须臾后,再次确认:“李慕婉?”

“没错,李慕婉,曾是名动京城的人物,虽家中后来未入朝为官,名声却不比官家子女的低,其兄李奇庆也是。”

“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我到京城半年前,李家就没落了,”程贤压低了声音,“听闻是卷入了朝中一桩案子,牵连了,李家家道中落后,这兄妹二人被赶出京城,还是当今陛下的圣意,无召此后都不得踏入京城,多少人为之可惜。”

京城曾有传闻,一些世家子弟为寻出京的这李慕婉,不惜暗派探子,后来有传言回京,兄妹二人落入天麓山匪徒,已命绝身亡,京城才恢复平静。

王林那些猜测和疑虑,与在程贤口中所言对比,一切迷障都好似有了明路。

难怪,难怪她熟读策论,饱腹经纶,张弛有度,聪敏端庄。

百松书院,医药世家,从李慕婉在王家小院居住陪习这段时日,王林早就有所察觉,只是不知,她的身世竟然是这样的。

世家公子画舫之上诗文对弈,玩法多样,王林都无心于此。

恍惚间脑中浮现那夜李慕婉怀着醉意,呢喃不清的话,原来她那般伤心,是因为自己考取功名后若留京赴任,而她因身世不能入京,这才心灰意冷的?

台上对弈火热,又换了玩法,李秋池出上联,锦团由书童丢出,丢到谁手中,便由谁对下联。

王林沉浸在思考中,可李家到底是因何卷入案件,又是什么案件?程贤也说不明白。一阵风而过,李慕婉绣的发带被风搅起,锦团落在他手里。

台上台下的人目光齐齐投过来,王林没在意,只是想离开这里,程贤却拉住了他。

“王兄,你怎么走了?”程贤指着台上,台上的人李秋池,周紫虹等人望过来。

少年郎秀眉俊目,温润如雅,气宇轩昂,身姿挺拔,只是身上覆了一层疏离凉薄,叫人望而却步。

“这位公子,请留步。”李秋池上前两步,凝视着王林,欠身道。

“何事?”王林声音骇然,目光森冷。

“公子既然上了画舫,想必也是来对弈诗文的,你接了锦团,那这下联自是要作出来。”李秋池道。

“走错了。”他本无心于此,偏就不上套,随手理所当然将锦团扔了出去,压根不在意落到哪位学子手里。

那颀长身姿隐没在人群里,李秋池生平被人如此无视,众目睽睽之下,面子荡然无存,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她,往后的漫长岁月里,那抹身影会如骨血刻在她心里,经久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