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舟洲背了一天的书,嗓子已经暗哑,一句话都不想说,谢淮倒是无恙,他精力旺盛,一坐一天批奏书,看折子都是常有的事。
看一眼神情恹恹的柳舟洲,谢淮吩咐小福子,“把倾云院收拾出来,柳女史暂时住在那里。”
倾云院是东宫离惜录阁最近的院子,按照规矩应该是侧妃住的地方,可惜...太子已到弱冠之年,这东宫竟还没有一个女眷。
小福子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虽然柳女史和殿下并非那种关系,可没来由的就是让人兴奋。
眼瞅着二皇子,三皇子都说下了亲事,偏做为长子的谢淮,婚事却迟迟定不下来,原因说起来也简单,这太子妃的人选,家世好了皇帝忌惮、贵妃阻拦,家世一般的皇后又不干,就这样三方来回拉扯,硬是让东宫空了这么些年。
不管怎样,宫里住了女眷总是个好兆头,说不定再过些日子这后宫就有主了呢,想到这里小福子脚下的步子轻快,三两下就下了楼,吩咐宫人去办事。
嗓子累,说话也慢,闻言柳舟洲只惊愕的瞪着谢淮,眼里全是疑问,谢淮不动声色道:“你不能坐辇车,每日来回元宁宫太浪费时间。”
她默然,想想那长长的宫道,每日来回几趟确实腿脚发软,左右当下以修书为重,她也顾不上礼数,就不再推辞,“谢殿下。”她施然下拜。
见她无太多推诿,谢淮露出了赞许的目光,做正事的人没必要拘泥小节。
他正准备着人备晚膳,却听一阵窸窸窣窣的上楼声,转眼见一队宫人捧着各样盘盏走了上来,打头的是皇帝。
原来是皇帝念他们要辛苦一些日子,特地命御膳房做了珍馐美味,亲自带过来赏赐给他们。
柳舟洲扫一眼宫人手捧的盘盏,发现不乏牛鞭,鹿肉之类的大补之物,想是这做父亲的竟不知自己的儿子不能吃红肉。
皇帝满脸堆着笑,“你们且安心修书,我日日让御膳房送这些补物过来。”
谢淮脸上波澜不惊,礼节周全的道:“儿臣谢父皇赏赐。”完全不像儿子和父亲的对话。
皇帝见怪不怪,天家父子之间亲情总是要淡漠一点,这也不一定是坏事,他妃嫔多,孩子也多,自然是谁嘴甜会哄他开心,他平日就和谁走的近一点,多宠一点,但若论到做事,还是要看能力的。
康公公命宫人把晚膳放到偏厅的圆桌上,皇帝转悠到柳舟洲的书桌前,面露讶色,他拿起墨迹刚干的册子,急急的翻阅起来,边翻边点头,最后“啪”的一声把书合上,兴奋的满脸通红,“好,好!”
他转脸看柳舟洲,欣赏的神色溢于言表,“你这个小女史很不错,柳玉衡的女儿,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柳舟洲福了福身子,嘴角噙着笑道:“陛下过誉。”
他又扬了扬手里的书,对谢淮道:“这本书朕先拿回去研读,你们尽快把剩下的写出来。”
谢淮和柳舟洲齐声道:“遵旨。”
皇帝舒了一口气,亲和的对他们说,“你们快进去用膳,再等下去饭都凉了。”走过谢淮身边,他顿住脚步,道:“等修书的事完了,你就每日都来上朝吧。”
谢淮面上一滞,眸中闪过惊诧的神色,他低头谢恩,皇帝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待皇帝的脚步声消失在院外,小福子哐哐哐从楼下狂奔上来,柳舟洲被唬了一跳,转身看他,小福子一向稳重,这会怎如此激动。
小福子扑通一声跪到谢淮腿下,压抑着哭声小声道:“殿下,您终于苦尽甘来,可以上大殿了!”
谢淮亦动容,身为臣子,进殿议事是每个人的期待,他做为储君早就该上朝与群臣议事了,但每次提及此事,贵妃都会揪住皇帝和他之间的心结,不断吹枕边风,再加上皇后为这事总是胡搅蛮缠,让皇帝烦不胜烦,索性不许任何人再提此事。
如今皇帝松口,确是对他的肯定,但是他脸上的惊喜转瞬即逝,他早已暗中斡旋,即使今日皇帝没有答应,他很快也能进殿。
“吃饭。”他抬腿进了饭厅。
一桌子美味佳肴,谢淮能吃的却不多,他只淡淡用了几口翡翠豆腐,就搁了筷箸。
柳舟洲看着满桌的饭菜不解,“陛下可是说了,要日日送这些来,既然殿下不能吃,刚才何不直接拒绝。”
谢淮轻道:“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