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2:青梅竹马20载,恋爱两年,却未修成正果,这也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韩青语: 27岁,大厂娱乐公司名牌经纪人,能力一流,要强,清冷御姐款,高奢但低调是她的日常。工作和感情都要把握主动权。
孟寒江,30岁,本职是知名摄影师,给杂志和网站供稿,主要拍摄自然景观,建筑等,热爱东奔西走,实际是个富二代本代,才供得起他这么烧钱的爱好,和品质生活。长相不是特别打眼的,但永远带笑的褐色眼,流畅的肌肉,有热爱事物的成熟内心的充盈,让他好像还保留了几分讨人喜欢的少年感,是个很有魅力,情商很高的男人。
在一起:
两个人在自己的社交圈里,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孟正好比韩大3岁,可以玩到一起,但又比她懂得很多的,美好的巧合,孟是家里次子,有机会照顾小弟小妹发挥他的能力是很兴奋的,因此两个人在友好的互助氛围里一起长大了,韩对孟保持着一种依赖信任和隐隐崇拜的观感。
(中间经历了孟母去世,孟父再娶,少年时期争夺家产一二三事,最终孟大哥掌权,弟弟拿着固定股份吃分红,他的性格里埋下了不稳定的影子,以及对家庭的不信任,对婚姻制度的不理解)
韩上高中的时候,孟跑去北欧留学了,专业特正经——建筑,那块地旷人稀,天地寂寞,自然却有大美,他走上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他很快告别少年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成长起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异国的经历让人很快成熟,他回国内看望家人和韩的时候,韩陡然感觉到了时光的重量,那种陌生感,让她对青梅竹马的哥哥不自觉有了更多关注。
韩大学时期根据家里的安排,学了管理,但家里显然已经没有位置给一个女儿,她自幼优秀,不服输,不被认可,那就是国内好的大学还不够,她大学最后一年申请国外名校的著名继承人专业,继续深造,出国一定程度忤逆了父母对她的安排,家庭关系一下冷淡下来,在国外的两年里,她尝到了孤寂被冷待的滋味,好在,那一年孟也短暂定居在这个国家,偶尔来看她,两人会相约出去玩,陌生的人文、语言环境,让青梅竹马的感情改变方向更加紧密,他们自然而然在一起了,没有谁特意表白。
分手:
他们是彼此最合契的恋人,只是韩常常遗憾,没有一个正式的开始,错过那个时间点再去确认,就显得是她在强求,但她又觉得,确实是这样,是她的需求将两个人捆绑在一起,她隐隐体查到少年时期自己那份隐藏的爱慕,却拿不准他的想法——他不如自己爱他那般,她确认。
那两年里,即使他们谈起恋爱,孟也没有停止他探索世界的脚步,世界每个鬼斧神工角落,都有他的身影,经常飞机一走,两三个月不见人影,网上也没消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网络,韩即使学业同样繁忙,但那种得到又失去,只能等待的怅然若失,很是磨人,她怎么都习惯不了,所以每次孟回来,他们还要花点时间冷战。
孟觉得分手一定是他的过错,他本来也没想到会跟从小的玩伴走进亲密关系,但他们确实是了,但他不该在她回国前,带着憧憬的时候,才坦白,他是不婚主义,是他浪费了她的光阴。
他们的分手很拖拉,韩总觉得对方是借口,直到她从家里独立出来,在行业里忙地昏天暗地才混出名声后,她才真的意识到,他们没有可能的,她作为不被传统家庭接纳的有野心的反叛的女儿,她渴望被完全接纳的自己的家庭,她理解孟的心情,但他不愿意为她改变,或者说,她的爱没有那么“灵药”,也让她有些恼火,于是双方再不联系。而这些年的经历告诉她,不要试图去改变人们的观念,投入越多伤的越深。
分手成为定局。
直到她遇到另一个有机会走进婚姻里的对象预备役,她决定邀请孟,来见证她的选择——她从来不会犯错。包括离开他。
前任3:拥有订婚钻戒的前未婚夫妻,获得双方家人认可的伴侣,异地三年分手。
陶非跟丁楚柔是高考复读班的同学,他们一同体验最暗无天日的高四生涯,回想起来,就算有对方在身边,也好像是在不停下坠,所以一切都是用尽全力,学习是,恋爱也是,这是他们人生最投入的一段感情。
时间有限,所以狠狠去爱,彼此把对方写进自己未来20年的人生,在这一年里,设想过无数无数次,没办法需要靠对未来的憧憬打败眼下的崩溃颓唐以及,漫长。
好在结果不过,丁楚柔这次终于正常发挥,进入心仪的名校,专业是生物。陶非比上一次也好了,但没能做到两人同校,于是,选了同一个城市的另一所一本院校。
从东到西,跨越三个区,跑一趟地铁要近两个小时,那一年两人都坚持下来了。
他们这对学习搭子成果良好,获得了双方父母的高度认可,两人又都是本地人,所以恋情稳定的第二年,双方父母见过面了,加上他们两个年级都比同学要大,父母莫名有种焦虑,因此,算正式又不正式的,两人佩戴上了为对方挑选的订婚戒指,只待毕业结婚,这一切是很顺利的。
分手:异地
问题是在大二那一年,丁楚柔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定下了要在专业内深造的想法,决定好了要考研,陶非呢?认为自己的学校在这座偌大城市里,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想要寻找新的出路,他参军了——还成功了,立功转业可能有机会考去更好的学校,或者重新挑选本校排名最高的王牌专业。
两个人当然都更好了,可对“他们”来说,却是未必。
两人开始了两年的异地生涯,联系仅靠陶非每周休息那个下午的一通电话,偶尔会寄信,但三年太长,这种浪漫又太慢,对两个同样忙碌的人来说,可以,但没必要。
他们在感情正好时分开,或许因为关系开始在一个特殊时间段,因此,他们总有一份相互依赖信任的战友情,但那种相依为命的环境已经结束,偶尔又觉得,不再如同从前那么紧密。
可感情基础还在,两年后陶非提干成功决定留队,这意味着,起码又是三年,这时,丁楚柔正好最后确认了本校保研名额,没有辜负她几年里跟着老师打下手的辛苦,她也再需要三年。
好像一切都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