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不做大冤种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到香油钱,张道长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亲自陪他们进去上香拜神。

正殿里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巍峨庄严,神情肃穆,双目微阖,静静地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

安家一家三口齐齐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给玉皇大帝的神像磕了三个头。

不用猜,安嘉乐也知道爹娘许愿的对象是自己。于是,他许的愿望只有一个,保佑爹娘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拜完了,张道长极力邀请安家人去偏殿的厢房坐着喝茶,安嘉乐坐不住,跟爹娘说了一声,带着小厮在庙里四处闲逛。

大抵是新年的缘故,来拜神祈福的香客都喜气洋洋的。偶尔有一两个面容愁苦的,但也在拜过之后仿佛得到了某种承诺和安慰,恢复了笑颜。

庙门前有很多摆摊的,精明勤劳的人们过年也不休息,趁着香客云集,能赚一笔是一笔。

安嘉乐挨个逛过去,买了很多小玩意儿,收获满满。

玉皇庙的斋饭挺出名的,尤其是那道山水豆腐,据说是专门从后山取的泉水做成的。安永兴付了银子,要了一席上等斋菜。

杜秋容吃得很开心,安嘉乐更是心满意足,虽然全是素的,但烧菜师傅的手艺十分不错,做得色香味俱全。

从玉皇庙出来,回家途中,路过城里有名的点心铺子,有小伙计正在店门口大声向路人介绍店里刚出的新品,状元糕。

二月十六就是童试的日子,距离下场也没多少天了,很多商家已经开始售卖各种带着好意头的东西,比如状元糕、桂花糕、魁星点斗笔、登科箱、及第箱,后两个是考箱,特意用榉木做的,榉和举同音,意喻中举。

这两款考箱卖得尤其火爆,安永兴不差钱,一听说出了好东西,立刻将两款都买下。

明月听着小伙计热情的吆喝声,忍不住问安嘉乐:“少爷,在卖状元糕呢!要不我们也去买上几盒?”

清风点头,跟着道:“味道好不好倒不要紧,只是这份好意头,咱们少爷也应该有。”

安嘉乐骑在马上,位置高,看得更清楚。

伙计手边的桂花糕上面多了蟾宫折桂四个字,而所谓的状元糕,则是一种用面粉做出来的普通糕点,又用模具刻印着诸如金榜提名、旗开得胜、一举夺魁等等吉利的字。

走过路过的,但凡家中有考生,都会买上一两盒,图个吉利。

“吃了就有用?那遍地都是秀才举人了,况且我也不爱吃这个。”安嘉乐摇摇头,他还是更喜欢萝卜糕。

这时,杜秋容掀开轿帘,看也不看儿子,直接吩咐小厮赶紧去买。

安嘉乐:“……”

杜秋容在这方面是有她自己的想法的,并不以儿子的意志为转移。

回到家,杜秋容并没有因为买到状元糕就觉得万事大吉,相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包几个粽子。

粽子也是有说法的,名叫笔粽,是指粽子的形状像一只笔,意为必中。

杜秋容亲自动手,马姨娘在一旁帮着打下手,很快就包好了六个笔粽,只剩下最后系上绳子这一道工序。

安嘉乐正在屋里练字,明月小跑进来,笑嘻嘻道:“少爷,太太马上就要过来了,说是要你亲手包粽子呢!”

“包粽子?”安嘉乐眉头一皱,这时候也不是吃粽子的时节啊。

放下笔,站起身,正打算出去看看,只见杜秋容已经进来了,身后跟着马姨娘。马姨娘手里端着一个托盘,里面端端正正地放着六只细细长长的粽子。

“你总是在用功,也该歇一歇。”杜秋容径直走到饭桌旁,冲着安嘉乐招招手,笑眯眯道,“快过来,最后的绳子得由你来系,心诚则灵,娘特意留给你的。不难,也不费什么功夫,只需用绳子把粽子绑紧就行了。”

安嘉乐慢慢走过来,看着细长的粽子,微微挑眉。

杜秋容见状,赶紧将笔粽的美好意义描述了一番。她甚至担心儿子不会系绳子,手把手教他。

安嘉乐没奈何,只好依她,挨个将六个粽子绑得结结实实。

“这下好了!”杜秋容喜得直拍巴掌,仿佛安嘉乐完成了什么伟大的壮举似的,“晚上就煮出来给你吃。吃了它,你这次必中!”

说完,才想起这话虽然吉利,但万一儿子为了必中,越发用功,甚至连觉都不肯睡了,那可怎么办?

她赶紧又道:“中不中的,我和你爹都不在意,咱们顺其自然就好。”

“好了,我不耽误你了,你且歇歇,不要总是在看书写字。”杜秋容站起身,吩咐两个小厮,“你们看着点少爷,不许他过分用功,陪他到园子里转转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