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安嘉乐点点头,“夫子说已经没什么可教我的了。我年龄虽然小,下场试试也好。即便不中,也只当积累经验了。”
“这倒也是。”安永兴沉思道,“既然如此,回头我去打听一下,该提前准备的,我都替你准备好,你只管用心读书,旁的都不要你操心。”
“多谢爹,又要辛苦你了。”安嘉乐笑道。
“说什么傻话。我是你爹,我不替你着想要替谁着想?”
又闲聊了几句,安嘉乐回到自己的小院,趁着还未摆饭,拿起书本用功。
几年坚持下来,如今的他早就不需要小六的催促了,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从学堂回来,自觉再学习两个时辰。
每完成一次每日任务,就能获得一个积分。当积分累计到一定程度,就能自动解锁更新更全面的学习资料。
安嘉乐不记得自己现在有多少积分,只知道一个大概,约摸有两千多分。主要是他每天都太忙了,白天上一整日学,下学后回到家,除了夫子留下的作业,还要完成系统的要求,这已经占据了他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没功夫去想别的小事。
明月端着茶盘进来,茶盘里放着刚泡好的一壶热茶,还有一碟核桃仁。
他轻手轻脚放在书桌的一角,尽量远离少爷的书本,倒了杯热茶,轻声道:“少爷,喝茶。核桃仁是补脑的,太太交待说让你多吃些。”
“嗯。”安嘉乐眼睛没有离开书本。
放好后,明月转身出去了,轻轻关上门。
清风刚从下人房出来,他换了一件新棉袄,里面塞了厚厚的棉花,穿上非常暖和。
“少爷又在看书?”清风见明月立在门口,便问道。
明月点了点头,感慨道:“少爷真是太用功了。若这次下场,一举得中,那可不得了!”
如果少爷这次能中,那可是十二岁的秀才,他们做为贴身小厮,都觉得荣耀极了。
清风笑了笑,没有接话,从窗户朝里看,见桌上有茶有干果,这才放下心,收回视线。
*
在大梁朝想参加童试,非常简单。既不需要达官贵人的举荐,对读书人出身贵贱也没有硬性要求。
有意参考者,只需拿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相关材料,去县衙报名,交钱登记即可。
但有三种人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一是身有残疾者;二是不孝不悌者,人品不行;三是曾遭刑罚之人,也就是犯过法的不要。
李夫子手底下的学生里头,这次决定下场的一共有九个。在跟学生商量过后,选了个吉日,到时大家在县衙聚头,由李夫子带着众人进去报名登记。
童试是来年的二月份,提前三个月就可以开始报名了。到了吉日这一天,安永兴陪着儿子一起来的。
也许是吉日的原因,县衙门口挤得满满当当,决定来年下场参加童试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这里了,一时人满为患。
安嘉乐有些好奇,左看右看。一圈看下来,发现自己有可能是这里头年纪最小的了。
安永兴看着这么多读书人,只觉得自己都快被书卷味给浸透了。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终于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爹,在那边。”安嘉乐看到李夫子了,伸手一指。
“那我们赶紧过去。”
安永兴甚至都不用小厮开路,一路叫着“劳驾,借过”,左挤右挤,终于挤到了跟前。
“你终于来了。”李夫子看到安嘉乐,顿时眼前一亮。
这是他最看中的好苗子,如果这一批只有一个能中,在他看来,非安嘉乐莫属。
“夫子。”安嘉乐挨个打完招呼,发现自己居然是最后来的一个。明明还没到约定的时辰,只能说其他人来得太早了。
把儿子安全送到夫子手里,安永兴就没有留下来占位置了,带着小厮退到外面去。
“嘉乐。”卫玉堂笑嘻嘻地凑过来。
他这次也决定下场。尽管夫子认为他火候没到,但他还是想陪着好兄弟下场试试。
不图上榜,混个经验也是好的。
安嘉乐笑笑,正要说话,李夫子开口道:“户贴都带了没?再检查一遍,可千万别拿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