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说。”宋枝很好奇杨如意会有什么瓜。
司命薄:“杨如意是户部尚书的独女,被千恩万宠的养大,因而性格十分骄纵,她喜欢的、想要的东西都必须得到。”
“当年她到了适嫁年纪,左挑右捡,挑遍了汴京城各大世家的世家公子,都挑不到满意的,为此可将杨尚书夫妇愁坏了。”
宋枝在心里道:“目光这样高啊!”
“是,既要满腹才华,又要相貌俊美,身材高挑,品行也好,必须得是人中龙凤。”
宋枝回忆上一世,想到与杨如意的相公户部侍郎郑璟有过一面之缘,是在一次宫宴上,虽说郑大人已到了四十岁,但那温润如玉的气质以及面如冠玉的脸庞,当真是在一众大臣之中如鹤立鸡群。
司命薄接着道:“便是天齐十五年的探花郎,正是中了探花那一年,他簪花着红袍,骑马游长街时,围观的百姓非常之多。杨如意便在望楼的二楼观看,对探花郎郑璟一见钟情,更别提当时有孩童冲撞了队伍,差点被马踩到,是郑璟及时下马,将孩童抱起,救了孩童一命。如此出众,又心地善良,更令杨如意倾心不已。”
宋枝道:“探花郎与尚书之女,岂非众人眼中天造地设的一对?”
“世俗意义上确实是,杨如意回了府,当即央求她父亲去向郑璟提亲,要招他为婿。可有一件事,是杨如意没有料到的,郑璟在老家早已娶妻,并且育有一子一女。”
宋枝结合现实的情况,大胆猜测:“难道说郑璟是个负心汉,负了在老家的原配?转而攀了杨如意这棵高枝?”
“非也。”司命薄继续道:“郑璟是个正人君子,他与他的原配妻子十分恩爱,他被当今圣上钦点为了探花之后,立马派了仆人去老家接妻儿到汴京。”
宋枝见司命薄说话绕绕弯弯的,径直在心里道:“你别卖关子了行吗?直接说嘛。”
司命薄轻声笑了下,接着说:“杨如意看上了郑璟这位探花郎,让自己的父亲去提亲,杨尚书爱女心切,且郑璟此人不论从相貌,还是才学、前途上来讲,都堪称上乘。于是第二日便去了郑璟的住处,提出要招他为婿的想法,郑璟惊讶之下,当即就拒绝了,便说出自己已在老家有妻子和儿女的事实。”
“杨尚书虽骄纵女儿,但为人还算正直,听到这话也不欲强人所难,当即告辞,回府将此事告知杨如意。可杨如意铁了心要嫁郑璟,怎么也不依,杨尚书拗不过女儿,便再次上门与郑璟商量,想让郑璟娶自己的女儿为平妻,不想郑璟直接拒绝,说此生只娶一妻,且不纳妾。”
“郑璟如此爱他的妻子,便是做妾的机会都不给,惹得杨如意又妒又恨。特别是再第二次与郑璟意外相逢,郑璟在三月斋给他将要来汴京的妻子买胭脂水粉,杨如意也在,她亲眼看到郑璟细心为妻子挑选胭脂水粉,随她一起的贵女们又提及她被郑璟拒婚一事,说探花郎宁愿要乡下的糟糠之妻,也不愿要她这金枝玉叶,这让杨如意的妒火愈发旺盛。”
“杨如意回到府中,当即命令了她的亲信,秘密赶去郑璟妻儿必经之处,在郑璟妻儿入住一处客栈时,放火将郑璟的妻儿烧死。得到噩耗的探花郎郑璟一蹶不振,杨如意便在此时趁虚而入,更甚者为了接近郑璟,让自己的父亲和叔伯在官场上打压郑璟,让郑璟陷入绝境,杨如意又扮演解救他于绝境的恩人,此后杨如意便心愿以偿地嫁给了郑璟。”
“郑璟也如她说看中的那样,爱妻如命。为了让爱美丽的夫人青春永驻,亲自翻医书研制了风靡汴京城的珍珠养颜粉,甚至还每日为夫人煲美容养颜的汤水,为了让夫人有个散步的好去处,亲自设计了庭院花园等等。
且郑璟品行端正,不在外拈花惹草,还每日坚持为杨如意画眉,以彰显夫妻之间的如胶似漆。一时之间,他们这对恩爱如神仙眷侣般的夫妻,在汴京城中传为佳话。谁人不知户部侍郎郑璟爱妻如命,对妻子事事上心,永远把妻子放在心尖之上宠着。
便是妻子多年未孕育子嗣,他也从未提及纳妾一事,一直痴心不改。”
闻言,宋枝有一瞬间的沉默,“这世上真有这般宠妻的男子吗?”
司命薄被问住了,沉默了片刻后,干巴巴地说:“有,但世间难得寻到这么一个。”
“如此看来,还真是恶人有好报,杨如意作了恶,竟还得了这么一个好下场,真真是——”宋枝唏嘘道:“这位郑大人真是可怜,若他知道自己真心实意去爱的夫人,竟然是这般心思丑陋的人,怕是要悔得肠子都青了。”
“是,与杀自己妻儿的仇人恩爱了十六年,怎会不懊悔,痛恨自己呢?若他知道自己的原配还存活于世,且被磋磨得不成人样,更不知道会有何反应?”司命薄声音很轻地说。
“什么?郑璟的原配还活着?”
“是的,此刻就在汴京城内。”
宋枝震惊了,“那为何她不去找郑璟,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