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尖染着土色冒了个头,山外人要一番好找,秋禾却再熟悉不过,几锄头下去便刨上来一根又嫩又圆的笋。
这些笋可称“肥美”,想着,她拨开上头附着的泥土,一根一根放进箩筐里。
不多时,她便挖了快一筐的笋。
秋禾歇息时,拍拍身旁高如箭簇的竹子,又与整片竹林“闲聊”起来。
“话说……各位生得高大,望得更远,能否告诉我,山那边的山是什么模样的?……”
她却无论如何也等不到身后高竹的回应。
“无事,过些时日,想必我也看见了。”她自言自语着,顺手采下一片翠绿长叶,将竹叶对半折起,放于嘴边吹气,忽而有“鸟叫声”回荡林间。
此刻便是“鸟语”同“竹香”相伴。
半晌,待身上薄汗被春风敛去,秋禾掷去手中的竹叶。
“正同爹娘所言,日子还长!”秋禾自顾道,一鼓作气站起,对着眼前一片翠竹,一拍自己的胸脯。
却不料脚底一滑,摔了个屁股墩。
-
太阳近山头时,秋禾背着满满一筐笋下山。除了屁股上两处圆溜溜的泥土印,今日的一切都值得她再哼一小曲。
父母待她百般好,但也总有不太好意思的地方,就比如秋禾不太愿意被大人听见自己咿咿呀呀乱唱的歌儿,所以每次近家门时,她都会安静下来,等确认家中只有自己一人时再放声欢歌。
眼下又快到家,她早早闭上嘴,却总感觉不对劲。
家门未关。
难道爹娘在家么?他们不是去镇上了么?
推开半掩的屋门,傍晚时刻家中有些昏暗,她走进屋里便见厨房被翻得凌乱不堪,锅碗瓢盆掉落一地,连一旁米缸盖子都不知所踪。
家里这是进贼了!!
不及再多看一眼,就听见爹娘卧房传来一声异响!
她忙放下那一筐笋,提着锄头就往卧房去。
一推门,只见一个背着袋子的人影消失在窗边。
“哐当!”窗扇应声掉下。
他不仅偷东西,还在慌乱之余把秋禾爹娘卧房的窗子搞得稀巴烂!!
秋禾咬牙切齿,忙冲出家门追赶落荒而逃的窃贼——“小偷!别跑!!”
这小偷拼了命地跑着,身后麻袋一晃一晃,里头定是有不少她家值钱的宝贝!
乡间,一前一后二人一溜烟跑去百丈远。
好在这小偷像个外乡人,不认路,竟沿着土路就往秋禾发小家方向跑去。
她紧追不舍,经过发小谢弥音家时,边狂奔边喊道——“谢弥音!出来抓贼!!!”
她知道谢弥音此时一定在家中念书,果然,谢弥音很快举着棍子追上她,抓人队伍添至两人。
这窃贼却越跑越远,情况不对,这么追是追不上的,二人便下小道抄近路。
往村口山脚方向而去,很快经过另一发小余雨的家,秋禾和谢弥音边跑边喊道——“余雨!出来抓贼!!!”
他们知道余雨此时一定在家中数铜板,果然,余雨很快举着镰刀追上他俩,抓人队伍添至三人。
夕阳在坠山前稍稍驻足,于他们身后映出满地金辉,更让远处大路上逃窜的小偷浑身闪金光,惹眼至极。三个高矮不一的彩色影子掠过比人高的杂草,越过水渠,重上大路。
自小路追果然一下缩短了抓贼小队与小偷的距离,只差一点!!
秋禾抡起锄头,随时准备往前一击。
谁知忽然到了村门口,这小贼一下钻进芦苇丛中!
不好!他要上山!!
——“秋禾!你们在干什么呢?”是母亲季桐的声音!
他们夫妇二人背着自镇上买回来的各种菜、香料,朝狂奔而过的三人招手。
抓贼小队依旧脚步不停,各自喊道——
“娘,咱家进贼了!”
“姨母,抓住他!”
“别让他进山!!”
于是,抓人队伍添至五人。
可众人穿过芦苇丛后,却再未看见贼影。
这小偷若真是个外乡人,在山上定是跑不远的!无非就是躲藏起来,蒙骗他们罢了。
借着天边最后一道霞光,五人在山的南面寻找着。
山南本就比山北树木茂盛不少,树木丛生,可藏身处不少。那贼像化作尘埃,随着穿过林间的风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暮时分,天幕又逐渐由粉黛化为雪青色一点点暗去,叫没有火把的众人愈发看不清山林里的路。
“秋禾,太黑了,该下山了!明日一早我们还要出摊呢!”谢弥音喊道,此时黑夜已蔓延至足下,不多时便会彻底笼罩群山。
“可恶!还是让他跑了!”小山崖底下的秋禾喝道,多么不甘心!她猛地一踹脚边土块,却发觉脚感不对,好像踢到了一柔软之物……
黑暗中,她急忙弯腰查看,发现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