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裂林之森 > 第17章 遗址

第17章 遗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倒塌的大门进去,院子里本来铺上水泥的坝子只幸存了一半。大门左手边依旧还是一块水泥地,水泥地靠墙处有一个水井,揭开上面的铁板往下看,有水!

而右手边已经被震裂,缝隙中透出褐色的泥土和郁郁葱葱的野草。靠近院墙的地方长了一个大树,此时正葱郁。

陈礿指着坝子开始做规划:“我们把这里收拾出来,左手边我试着踩了踩还是很坚固的水泥地,那可以打扫出来继续使用,晾晒东西,放张桌子露天吃饭都可以。”

“而右手边裂开的水泥块,我们就把它们撬起来扔掉,再翻一翻土,就可以种些菜。”

继续往前走,面前的房子是很典型的农村二层小楼,两人绕着房子巡视一圈,发现房屋整体保存地还比较完好。

房子的大门敞开着,或许是末世来临,主人逃难时顾不上关上门,也正好方便陈礿他们进入。打开生锈的铁门,阳光洒进屋内,积的很厚的尘埃在空气中飞扬。

大门进去是一间很大的屋子,在农村叫做堂屋,堂屋的中间有一个大圆桌和几根椅子。右手边的角落里有一个木质的大物件,凑近了仔细研究,应该是农村用来打稻谷的机器。

堂屋左手边一个门进去后是厨房,靠里挨着墙有一个柴灶连着烟囱,柴灶的左边那面墙上有一个长长的洗碗槽,连着一个石台面可以备菜,另一边连着一个小型蓄水池,蓄水池的面上也是石台,台面均铺有大理石面。蓄水池正对人站着这面的上半部有一个洞,放水进去蓄满后可以用水飘舀水用。

这面墙上正对堂屋的门处又有一扇门,打开木门,里面是厕所,典型的新型农村旱厕。进门口有个用水泥砌成,上铺大理石台面的洗漱台。正面的镜子虽然布满了灰尘,但是用手抹掉,竟然还能用。

洗漱台下方有一个储物柜,里面还放着牙刷、杯子、牙膏、纸巾等东西,可惜经过时间的侵蚀,已经脆化不能使用了。

里面有一个蹲厕,蹲厕正前方有一个淋浴喷头,可惜已经不能使用了。蹲厕旁有一个铁桶,桶里有个铁瓢,应该是主人用来冲厕所的,都已经有了生锈的痕迹。

回到厨房,洗碗槽的对面是一面墙的柴火,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即使过了几十年还是整齐有序,能够从中窥探出原主人的些许强迫症。

两面墙中间的另一面墙上有一个大大的窗户,窗户两边分别放了两个小桌子,小桌子上有两个橱柜,打开一看,左边个橱柜是放置碗筷等小东西的。右边的橱柜放置了几个小锅,还有电饭煲等,可惜没有电也用不上了。

回到堂屋,它的右手边也有一扇门,进门是一个小屋,小屋的右手边有一扇窗,左手边有一个大大的木门,打开木门里面空空荡荡,像是一个粮仓,因为地上还余有风化后的稻谷痕迹,不多,应该是主人逃难时把粮食带走了。

出来粮仓,同一面墙旁有一个用水泥砌成的台阶,走上台阶上到二楼。入目是一个大厅,大厅伸出去有一个阳台,木质的栏杆还很坚硬。站在上面可以把这一面的山谷尽收眼底,是个看风景的好地方。

大厅的左右两侧均有一个卧室,卧室里都有一张木床,一个实木衣柜,一个小桌子,有一个卧室里甚至有一个书柜,里面的书依旧可以翻看。

木床也还可以使用。衣柜里也留有一些衣物,保存良好没有经过风吹雨打都还能穿,衣柜顶部甚至还有几床棉被。屋子里没有太多杂物,或许是主人带走了,留下的都是挑剩下或者不好携带的东西。

二楼大厅右手边也有一个梯坎可以再上一层楼,陈礿他们走上去发现顶楼没有屋顶,除了上来梯坎处有个小房子遮蔽梯坎,这上面是一块大大的平地,四周用铁栏杆围上,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已经生锈,不过还好还能用。

这块顶坝应该是主人设计来晒东西的,顶部是水泥地板,应该做了防漏水,并且顶坝的四角都有排水设计,所以并没有被水淹起来。

回到一楼的小屋,发现梯坎下面有一堆农具,有锄头、镰刀等。换一个木柄,再磨上一磨,相信可以使用。

最后一间屋子是贯通进去,小屋旁边的一间,进去一看也是一个卧室,同样是木床、衣柜、桌子的设计。

整个房子是一个方正的长方体,一楼从左到右依次是厕所,厨房,堂屋,小屋和卧室。二楼依次是卧室,阳台大厅和卧室。三楼更加简单,就是一大块晾晒坝子。

整个房子经过几十年的时光磨砺,依旧坚定地矗立在这里,尘封60年后,再一次被有缘人打开。

两人花了点时间了解了整个房子的情况,并且简单检查了房子没有大问题,甚至打扫干净可以直接入住。

于是他们把用不上的东西和已经风化腐朽的东西全部清出去,塑料扫把也不能用了,还好铁撮箕还可以使用。

野草扫把被留在了船上,陈礿出去外面扯了点野草重新极快地编织起来,然后和段舛一人一把拿进去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把厚厚的一层灰尘扫出来。

外面的太阳越发西斜,两人趁着外面还有光亮出去四处转了转,不得不说,这里真的是一块宝地,是另一个“末世桃花源”。

里面的物产丰富到两人吃惊的程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