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声而往,见岸畔矗立阴森祭台。
祭台蒙着渺渺雾气,人群执火环绕,火光闪烁间,映照冷酷面目。
其中祭祀者皆着玄袍,口诵咒语,水面荡漾诡异波纹。
月下,有童男童女缚于木桩上,双眸充满惊惧。
四人骤睹此景,凉气倒吸,寻思此为人头祭祀,决计搭救无辜孩童。
玉静飞身而出,如电闪雷鸣,刹那间破入人群。长剑如灵蛇出洞,如行云流水。
祭祀者披靡败退,惨叫声连绵不绝。虽是人多势众,但面对几人凌厉招式,很快败下阵来。
此时一位长者突然现身,厉声喝道:“何人在此捣乱?”
长者身穿黑色长袍,手拿法杖,莹然有鬼气。
玉静心中诧异,当即取出寻妖铃,铃铛激烈震荡。
数人对视顷刻,拔剑应战。
长者闪避,法杖轻舞间,即放耀眼光华。鏖战数合,长者仍占上风,几人渐感不支。
圆良挺剑直取长者后背,但长者早有防备,旋身避过,瞬间无迹可寻。
愣怔之间,长者已至圆良身后。圆良被法杖所击,痛苦仆地。
长者叱问:“你等胆敢擅闯领地,扰我祭祀,可知我为何人?”
渡济大怒不语,猝然拔剑,长者从容挥杖阻挡,毫无惧色。
交锋数十,渡济额汗如珠,体力不支。反观长者,毫无损伤。
长者袖袍一挥,一股气流涌动扑向三人。三人尽力后退,但风势如灵,穷追不舍。
三人紧靠,三剑合一,一时间剑光绚丽。但剑锋所向,皆被气流化解。
墨缘震惊不已,没想到三人竟被压制如此,微怔之际,渡济将收魂镜扔于他。
“三师弟,接镜!”
那收魂镜划过一道弧光,落入墨缘之手。
墨缘凝神,收魂镜中一道光束射出,直指长者。
“收!”墨缘注目收魂镜,难以言状,初次使用收魂镜,亲身感受其威。
只在眨眼间,长者一僵,身形一晃,跌倒在地。原来是只百年老龟。
老龟约半人高,呈暗绿色和深棕色相间花纹。三人收剑入鞘,屈身抚弄龟背。
“四位道长救我等性命,感激不尽。”村民言谢道。
“不必言谢,此事究竟为何?”玉静近前询问。
村民趋前解释道:这河中有妖,每年需十童男童女祭祀,否则水淹田地。今岁轮至我村,故有今夜之祭。此老龟为河妖使者,其现身之处,即为童男童女祭祀之地。村民亦尝请法师降妖,然皆奈何不得。”
“我等亦是迫不得已。且河妖所求年年皆是不同,今年需童男童女以百家姓为序,取赵钱孙李排前十名。我村人口本少,好不容易凑齐十个姓字。”
四人闻言,陷入沉思。
玉静突然言语:“我等不能坐视不理。孩子无辜,不应为此付出性命。”
圆良怒目而视:“我倒要看看,此妖究竟是何方神圣?”
村民感激涕零道:“几位道长,既然如此,我等愿联手对付河妖。”
村民引领众人入村,安排住处。临河村坐落竹林之旁,背靠峻峭山峰,因地处河边,每逢雨季,河水泛滥成灾。
村中房屋皆以竹子建造,百户人家打渔为生。
众人随村民走过村庄,来到一间茅草屋前。一老妪穿着粗布麻衣,站立门口。
“陈太婆,几位道长且暂住你家。”长者言道。
老妪领悟,忙招呼入屋叙话,一番寒暄后,老妪又端上饭菜。
饭后老妪引人至内院竹棚,内有木制床榻、木桌、木椅,墙角堆柴。
老妪取火折点燃火盆:“你等在此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