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妖孽,公然在此祭奠妖魂。”渡济道。
“臭道士,害我胞弟,拿命来。”
绿衣女身形一晃,其舌瞬化长鞭。那长舌鞭犹如灵蛇,于月光下冷光闪烁。
渡济微侧其身,巧避长舌鞭。几人身影在湖面上交错,湖边鞭影飞舞。
打斗半晌,绿衣女忽见渡济欲举收魂镜,旋即以舌卷起画像,连同自身一并消失湖面。
但见月华铺洒湖面,寻妖铃声逐渐消散。
数人返回客栈,聚在灯火下,墨缘手持录妖书,指尖轻滑其上文字,文字如若苏醒:
“鄱阳湖畔,群蛙妖居,其首领号青三娘,善控水,其舌如鞭,力可裂石……”
玉静沉声道:“看来此次所遇,必是青三娘了。”
窗外波澜涌动,似有物将破水而出,这一湖波光下却暗藏妖力。
翌日清晨,众皆早起,经昨夜妖事,四人欲往鄱阳湖畔探闻。湖畔村民提及青三娘,皆深露敬畏。
有老渔夫言及昔时传闻:数百年前,青三娘一日为蛇所困,眼看将入蛇腹,此时一年轻渔夫路过,扔出手中鱼叉将蛇击退,救下青三娘。
自此渔夫每出湖捕鱼,青三娘必随船后,使其免遭风雨。久而久之,渔夫觉青三娘存在,不畏反喜。
某日天色骤变,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湖上渔船皆寻避风处,但天不佑人,有船倾覆浪中,渔民呼救声此起彼伏。
此时湖水忽泛波光,巨影自湖底浮现,正是青三娘。她张口咬住翻覆渔船,用力将船翻转,又游于渔船四周,以身阻挡风雨巨浪,确保渔民无虞。
骤雨肆虐一夜,至天明方止。得青三娘帮助,被困渔民纷纷爬上覆舟,得以逃生,青三娘守护一方,甚得民心???。
但好景不长,一日有道人前来,执青三娘镇于塔下……
四人闻言心中明了,渔民所言道人当是虚靖先生,青三娘所镇之塔即灵峰塔。
既载于书,渡济必遵师命,将青三娘捉回灵塔下。
数人连日守湖,晨曦莲花倏然开放,若仙子初醒,玉静呼墨缘共采莲藕。
湖中莲叶相映,莲叶如翠盘承载莲花。
玉静采摘莲藕,墨缘则帮她放入篮子,二人指间轻触,如电流传身。
等二人返岸,不久渡济圆良自湖岸归来,面露疲惫,告知两人打听得知:渔民奉青三娘为神,每三月行“礼蛙仪”,为鄱阳湖古风古俗,是为先取一只雄蛙,以彩带状饰,待月圆之夜放蛙入湖。
百姓则环湖祈祷,示意青三娘。若此蛙能安然游回岸边,则青三娘已接纳祷告。
渡济商议道:“青三娘久居水中,难觅其迹。不如待礼蛙仪举行,趁机擒拿。”
众人点头答应,数日后月圆,看湖边民众衣着朴素,排成数圈,备上大红丝绸,置青蛙于大红丝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