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女儿心知,你不必过忧。”
迷糊间,街市灯火璀璨,车马络绎不绝。
墨缘僵卧于马车中,四肢寒冷如冰。忽有马车迎面而来,车夫掀帘,现出一俊朗面容。
“慧娘,夜深人静,何事匆忙?”
“墨公子体冷如冰,需赴府上疗疾。敢问艾老可在?”
“家父已就寝,我可先归家禀告。” 艾公子回复道。
医馆设为内外二堂。内堂乃治疾之所,外堂则为接诊之处。
“何以至此?”艾老询其病由。
“墨公子昨日偶感风寒,家父又以山茶待客。此茶原可治愈寒症,然墨公子体虚,反使寒毒内噬。”
艾老将墨缘安置于榻,出银针数根,刺入墨缘诸穴。墨缘顿感周身渐暖。
但艾老面露忧色道:“此子体质异于常人,寒毒已侵其心脉。我家针灸虽能舒缓其症,然非根治之法,若不能彻底祛除,恐性命堪忧。不过……”
“不过如何?”慧娘追问。
“唯寻得此味药材,结合我家独门医术,方能保墨公子安然无恙。”
艾老取砚上毛笔,蘸墨汁满,书药方一纸,付与慧娘:“有不明处,可问老朽。惟以白玉参与老鹳草合剂,方可祛墨公子寒毒。”
“白玉参,此物唯药王殿方有。”
艾老叹道:“事已至此,亦无计可施,唯有恳请药王援手。”
慧娘恳求照护墨缘数日,待她寻得所需药材,艾老颔首应允。
慧娘径赴药王岭,不料适逢三人寻找墨缘。闻铃声悠扬,慧娘已知形势危急。
正当渡济高举收魂镜,慧娘急呼:“道长且慢,我是为救墨公子性命!”
三人疑然相视,慧娘细述墨缘病状不可延误。
玉静沉声道:“所言果真?三师兄竟至如此?”
慧娘以艾老药方示人,药方上写“白玉参”三字。
“此药仅作引子?”圆良问。
“尚需辅以老鹳草。庐山之上,有一处药王岭,遍地珍奇药草,我正欲上山。”
传闻药王岭为山神所居,山中布有迷魂阵,误入者多半活活困死。
但事不宜迟,慧娘遂引三人驰赴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