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寻妖铃 > 第24章 灯影峡

第24章 灯影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头猴猛然点头,支支呜呜指向远方,继而一声口哨,群猴抓住树枝往后飞窜。

头猴示意跟随前行。

如此胡郎中莫明进入鬼市,见其大殿犹如皇宫,柱梁盘旋环绕金龙,四周遍种晶莹花草。

风吹花落,如雪初降。

头猴揭开水晶珠帘,见龙床上卧着一白发苍苍老猴,身着金黄龙袍,奄奄一息。

见胡郎中来到,老猴呜呜流泪。

老猴已病入膏肓,终只能减轻其痛苦。

预估老猴半月将亡,胡郎中又恐被群猴扣留,故撒谎已治愈老猴,方得脱身下山。

谁料半月后,药店中隔三差五有猴前来扰乱,疑是报复未救活大王。

“我未料到其如此狠心,竟对女儿痛下杀手。”

墨缘道:“胡老先生已尽力,群猴何以恩将仇报?”

“人心隔肚皮,何况妖精?听闻老猴王逝后,鬼市又现四猴王,更为凶狠残暴。”

墨缘于是急开录妖书,查探猴妖来历:

原来巫峡之地多有猿猴。猴为灵性之兽,“猴”与“侯”同音,有“封侯”之意。

自唐宋以来,猴成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象征。

巫峡山民因此等原因,于城隍庙塑起泥猴,作为城隍爷看门猴。

城隍爷为地方守护城池之神,为冥界地方官。

又因城隍爷日夜受香火供奉,泥猴随之沾染神灵,通晓法术。

每月十五,城隍爷皆需赴幽冥述职,将人间善恶告知幽冥。

冥官则对世人所作所为,予以善恶奖惩,诸如在福禄寿喜上有所增减。

而此等泥猴,趁城隍爷述职之际,施法山巅构筑“行宫”。

此行宫,即百姓口中所谓“鬼市”。

待墨缘述毕,渡济令众人先赴城隍庙探察。

胡郎中闻言道:“那城隍庙筑于惊雀岭上,山高路险、须谨慎行事。”

渡济拱手道:“谢老先生之告,湘语此事,我等定当查个水落石出。”

四人告别胡郎中,行至惊雀岭,见山岭果如其名,犹如天上栅栏阻路,呈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景象。

玉静道:“此山岭如刀劈一般,惊雀岭,果真能惊死雀鸟。”

过关隘后,山岭愈发清幽,远处树林下渐现一座城隍庙。

众人近前察看,此庙虽是简朴,亦供奉香炉,迎四方香客。

庙门塑有数尊泥猴,为首者白毛老猿,下有四小猿猴。

门侧题有楹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墨缘推断:“此白毛老猿,为逝去老猴王。四小猿猴,当为目前首领。”

圆良见泥猴塑像,气得一口唾沫吐去:“如此妖孽,竟然堂而皇之摆在城隍庙里,假充正神!”

墨缘见柱上楹联,颇觉讽刺意味,受世人供奉之徒,却干着丧尽天良之事。

“泥塑惧水,不如取水来,将其搅为稀泥,如此妖猴元神便无所依托,自然易是收拾。”

玉静称赞道:“还是三师兄聪明,我等速去寻找。”

因山路崎岖,人生地疏,几人颇费周章寻得一处山泉。

见山泉下有一所茅屋,圆良欲向主人借桶盛水。

渡济止道:“此深山野林,何来人家?”

玉静即开鸳鸯匣取出寻妖铃,铃铛旋即摇摆不停。

忽闻砰然一声,茅屋木门破裂,见四猴飞出,汹汹而来。

四猴牙尖嘴利,眼射血光。

猴头身穿黄袍,袖口藏有利爪,矫健攀援,颇具王者之气。

“今日无冤,往日无仇,你等何故偏要毁我泥塑之身?”

黄袍头猴眼珠直转,闻说四人欲毁泥塑,于是一路尾随,又于山泉边施法变出茅屋,伺机报复。

“残害良民,人神共愤,纵我等放过你等,也有天神前来降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