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于客栈稍憩,即辞别离去。
两岸山岬迷茫渐远,于江中飘荡半月后,四人抵达青鱼滩。
两岸红叶似火,秋叶飘满泊船。
岸边男女盛装列队,对唱山歌。
四人船头远望,见水面鱼儿戏水跳跃,而鱼鹰们则悬于半空,忽然垂直扎进水里,复又腾跃而出,衔着小鱼直冲云霄。
圆良笑道:“此处水清鱼美,干脆找个酒家,尝下煎鱼如何?”
见岸边热闹,众人商议停泊歇息。
圆良向一少年问及客栈,方知此时正值退秋鱼肥之时,每年青鱼滩皆举行“拜鱼会”。
外来游客慕名前来,一览盛会风采,品尝秋鱼鲜美,客栈早已人满为患。
听小哥说客栈难寻,众人扫兴,想继续往下游走去,忽而迎面飘来一条官船,船上官人正向岸边人挥手。
此时,水面一道暗影掠过,一条大青鱼掀出水面……
只见它头呈长三角形,嘴前四条吻须,腾空跃起近十米,将官船顶个底朝天。
竹筏经受不住波浪颠簸,左右摇摆冲在浪尖,眼看将要倾覆,不想大青鱼又窜过头顶。
抬头一看,它前后十来米长,磅礴扑面而过,简直遮天蔽日。
玉静惊叹道:“此非鱼怪么?”
圆良道:“鱼怪又如何?我必食大块煎鱼。”
话语间抽剑破空而起,在鱼头上连翻三个跟斗。
一剑刺向鱼头,血水嗤地喷涌而出,闪出晶莹红光。
青鱼立马躲进水下,血水弥漫河面。
眼看鱼影向官船而去,不久船上传来嚎叫声,一位武官嚷道:“快救县太爷!”
四人定眼一看,大青鱼正拖咬住县令,欲拉往河底。县令则在水中扑腾,高喊救命。
渡济点水而过,正要施手救援,岂料青鱼忽而沉入水底。
水声啷啷深沉,缠绕回荡,终究没能将县令救起。
船上官人叹息不已,县太爷遭此厄运,倘若朝廷查办起来,须得给以交代,否则又将牵连多人。
一位武官上前道:“在下蒋西宁,乃青鱼县督头,今日若非道长出手相救,恐怕已喂鱼腹中。”
“蒋某恳请诸位,至县衙盘桓半月,一则以报救命之恩.二则共商降妖之策,三则应对朝廷追问县令死因,还望诸位鼎力作证。”
圆良摆手道:“入官府犹如受盘查,我等游历四海,洒脱惯了,住县衙颇感束缚。”
蒋督头闻言,显露为难之色。旁有文书道:
“蒋督头,依我看,道长们既不愿住官府,不妨请诸位临水下榻,早晚察看鱼妖动静。”
督头点头赞许:“甚善,还请诸位道长暂住聚贤庄,庄子紧邻河边,青鱼滩就在酒楼下,一目了然。”
众人再想推脱,但盛情难却,只得答应下来。
聚贤庄临河而起,可俯瞰青鱼滩烟波缥缈,是登高饮酒绝佳之地。
玉静眺望江水山色,墨缘则翻阅《录妖书》,书阅四五遍,仍是查无鱼妖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