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在道上舍有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名为肃政廉访司,也称监司,长官名字叫肃政廉访使。这种一般记住了机构名就记住了长官名,就把“司”改为“使”,有特殊的另记就行。】

元,1979年(至元十六年)。

忽必烈喝了一口马奶酒,感受着烈酒入腹的痛快,他就不耐烦听这些文文道道的东西,又不是夸他们大元的,那个东方辰估计是汉人的后代,不喜欢大元,除了夸大元疆域广之外,基本都是平铺直叙,没说什么好话,字里行间都带着不尊重。

【元朝肃政廉访司共二十二道,分别隶属于御史台、江南行御史台、陕西行御史台。职责包括地方官员的监察,断决六品以下官员轻罪,复审地方冤案和考核官员政绩等[2]。】

【我见过这么一道趣味题,你是元朝地方官员,七八九品吧,犯了点小罪,谁负责审讯你,答案不是刑部不是吏部不是大理寺更不是内务府宗人府,而是本道的肃政廉访司】

[了解了]

[没有假如,我爱我国,才不要穿越]

【说完行省说完路府州县,顺便把元朝的边疆管理制度说一下吧。】

【首先是东北的,辽阳行省,没啥好说的,北边,岭北行省,也没啥好说的,包括西边的甘肃行省和南边的云南行省都没啥好说的,一个套路背就是是了,意义是加强开放、增强控制和联系,促进民族关系。】

【这些行省都不说那我们说什么呢?】

[西藏和湾湾?]

【是的,就是这两个地方!它们都不是行省哦~】

【行省的最高领导是丞相,西藏呢?是的!喇嘛!但答题的时候要写帝师哦。元朝初年,忽必烈即封吐番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后来又加封他为帝师,后来的皇帝也尊奉其为帝师。帝师不仅是佛教的宗教首领,又是政治首领。】

【既然有政治首领,就有对应的政治机构,这个政治机构的名字是宣政院,曾用名总制院,它是中央机构,主管全国佛教事务及吐蕃军民政务。就像有驻地方的行中书省一样元朝也有驻地方的行宣政院,有大事的时候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没什么大事行宣政院就自行处理】

【除了宣政院,元朝在西藏还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它是个军事机构,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

【元朝还在西藏设有驿站,这个驿站可不是我们的快递驿站,它负责调查人口,征收赋税,屯成军队,远不是我们家门口的快递驿站可以比的。】

【重点记这一句,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是从元朝开始的。】

【西藏就这样,我去上个厕所,给大家放个《天路》,特应景】

[dna又动了谁懂?]

[我们站在祖辈的肩膀上]

[以前没关注过歌词,这居然是唱的西藏铁路?]

[纠正一下,青藏铁路]

[韩老师的高音呜呜呜呜令人头皮发麻]

艺术是共通的,这炸裂的歌曲让列朝列代都为之倾倒。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闭目欣赏天幕中的歌曲,感到心情舒畅,他决定将这首歌排在高渐离击筑之前,他在各里感受到了生机澎湃,就像大秦一样昂扬奋发。

汉,前121年(元狩二年)。

刘彻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的内容,西藏么?他有点想要。突然,他坐直身体,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画面中出现的行动速度很快的银白色虬龙。

“仲卿,你看,西藏有龙!”刘彻放低声音,唯恐惊扰了盘旋在画面里的银龙。

卫青略做思考:“陛下,这是否是歌词中提到的天路?”

刘彻表示不听,他说那是龙就是龙,那么好看的银龙怎么会是路呢?天路也不行。

【听完歌曲啦,咱们接着往下讲。】

宋,1034年(景祐元年)。

国子监监生们意犹未尽。

“后世的歌激昂澎湃,不过我们大宋的词听起来也不错。”

“是极是极!”

“下学后一起听去,今日过后,同样和相似的曲子必风靡整个汴京城,不,整个大宋。”

“为兄却是不喜这一类型,更偏好轻柔一点的曲子。”

“无碍,下次再约。”

【下面来说湾湾,元代称为瑠求或琉球,这也是个小考点,可能会考湾湾在各朝代的称呼。】

【元朝又在澎湖设有巡检司,以管辖澎湖和台湾。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每年征税,税钱不多,我忘记多少了,不论钱多钱少,这都是元中央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权机构的开始。】

【澎湖列岛熟悉不熟悉?心塞吧?】

[突然现代史]

[唉]

[很心塞啊]

[该死的《马关条约》]

清末。

李鸿章忍不住流出眼泪,天幕是上天给大清的救赎吗?他不知道。天幕讲的是古代知识,尽管可以窥视一些后世之事,得知未来是好的,但迫在眉睫之事该如何解决?

【不说了,不说了,学一次难过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