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隋朝比汉朝小了不少,但和南北朝时期相比看着顺眼多了。】

隋,600年(开皇二十年)。

杨坚看到大隋的地图翘了翘嘴角,又想起东方辰说大隋二世而亡就忍不住怒火,“杨勇那逆子来了没?”

【唐朝,唐朝武德充沛,疆域在唐高宗时达到最大,就是这张地图啦。后来突厥反叛,其他地方也各有缩展,安史之乱前的开元盛世的地图,看起来也不错对吧?然后是安史之乱后的,我们的西域啊,就这么丢了。下一张是方镇图,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大概就是这样,全国被分成了将近五十个镇。】

东方辰叹气,她看了一眼弹幕,和她猜的一样全是骂唐玄宗的。

唐,636年(贞观十年)。

李世民眼中闪过星光,这就是他们的大唐啊。大唐的疆域好广,那个高宗不错。

又想到了主播所说的安史之乱,心头一梗,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寸山河一寸金,他们积攒的家业全被那个败家子唐玄宗给败光了!

【下一张地图的名字叫做《五代十国时期分国图》,也乱糟糟的。】

五代十国以前的人想不到又是一个混乱的朝代,尤其是处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之间的隋唐,隋炀帝统治下的人还好,反正他们现在活的也不比战乱的时期要强多少,生活在隋文帝和唐朝的人都惊呆了。五胡乱中华让汉人减少了三分之二,差一点就亡国灭种,再来一次还得了?唐末更是人心惶惶,底层的百姓也许不懂政治,但他们是最聪明的人,懂得趋利避害让自己活的更好些。他们敏锐的察觉到战争快要来了。

【北宋时期,宋、西夏、辽。就怎么说呢,在宋朝一千多年前的秦朝都比宋朝地方大。真不是我嫌弃,唉。】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感觉非常丢脸,除了乱世,别人的朝代疆域都大大的,就他们和东晋有的一拼。

西夏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党项人有异心?赵匡胤叹气,大一统真的很难。

【南宋,大家看吧,首都杭州,西夏没变,辽变金了。这张也是南宋时期的,最大的变化在于蒙古,蒙古的地盘一点点扩大,灭金灭西夏灭南宋,南宋的地盘一点一点缩小,小皇帝跳崖的时候连雷州那个边边都没了。】

[太可怜了]

[那小皇帝是太|祖血脉吧?]

[可见赵光义是真的不行]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没想到他们已经够南了,还出来个更南的南宋,主播说他们大宋后面的皇帝都不争气,他也信了,但没想到能这么不争气呀!

他以为那一寸山河一寸金仅仅适用于那个叫司马光的臣子,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骂的是整个大宋。

赵匡胤又想晕,好在太医及时施针将他稳住了。

“赵光义快到了吧?将他拦住,朕暂时不想见到他。”

【蒙古扩大到最后就变成元朝了嘛,咱们先跳过元,来看明朝。明朝也不小,东北和西藏都握在手里,可惜西域不在。这一张是堡宗之后的,怎么说呢,唯余叹息吧。】

元朝皇帝正翘首以盼,听到主播这么说很是失望。但他们大元的疆域是最大的,放在最后看才有对比性,他们理解,他们能理解。

明,1381年(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面无表情,他不大想和元朝放在一起,元朝疆域有多大他当然知道,尽管有几个罕国没有直接被中央控制,面积也比大明大,放在一起对比过于强烈,太没面子。

朱元璋听到元明不是前后脚,还没悄悄松一口气,就见大明疆域少了一圈,不由得皱起眉头。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脸黑得像他的冕服,后世朝代一个个的都比他们大秦地方大,另他极度极度不开心。

大秦臣子也大气不敢吭一声,陛下的心情不好,他们的心情也没好到哪儿去。

【清也挺大,和我们现在非常像,除了河北是直隶外,其他名字都不带换的,可惜边境这么多的领土都没了。】

清朝的皇帝们有的昂首挺胸,疆域能比得上他们大清的屈指可数;有的皇帝皱眉沉思,他们为了安抚蒙古各部花费了多大心思,后世居然没有保住那块地方。

清,1685年(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最先冷静下来,这么大的地方守不住也是罪过,后代的皇帝们是怎么搞的,听天幕的意思是他们被洋人欺负得很厉害。

索额图眼尖地看到了地图右上角“中俄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几个小字,本就皱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最后看元朝的,是不是很震撼?不管是西藏还是西域,东北还是蒙古都在元朝疆域范围内。看这边小图,北至北冰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看一次震撼一次]

[是我没文化,一声卧槽走天下]

[如果这些地方还都是我们的就好了,国土面积第一,听起来多霸气]

[不止国土面积啊,那边好多煤好多石油!]

元朝之前的帝王将相们都瞠目结舌,东方辰这么一问,都不由自主的点起头来。这么大的领土究竟是怎么打下来的?光靠行省制度就能将那么多边边角角管理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