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讲州县监察制度,吃一堑长一智,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宋朝就废除了节度使领州郡制度,地方是州、县两级制。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长官分别称知府、知州、知军、知监。】
【感觉有点复杂?其实这就跟我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样。】
【府一般设立在京都和要地,如东京开封府,包拯就曾经担任过开封府知府;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矿治、铸钱、牧马、产盐地区[2]。】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哇,你们怎么会唱歌]
[刻入dna的歌曲,我已经唱起来了]
[包拯包青天!我的童年!]
[大家的童年哈哈哈]
【也是小辰的童年!我给大家唱两句,就弹幕上那两句,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掌声在哪里?】
[鼓掌鼓掌鼓掌]
[太好听了呜呜呜小辰我爱你]
[啪叽啪叽啪叽]
宋,1056年(嘉佑元年)。
年末才权知开封府的包拯一脸迷茫,这后世之人对他过于赞誉了,另外什么江湖豪杰来相助,他也不认识名叫王朝马汉的人。
许多人想去拜访包拯,但一想到他那张冷冰冰的脸就没有了任何冲动。天幕都说了那包拯铁面无私,讨好了估计也没用。
【谢谢大家,我们接着讲。知府、知州、知军、知监这些由文臣担任,掌管教育、农业、人事、赈灾、税费、诉讼等,专业用语就是教化百姓、劝课农桑、考察属员、账济灾伤、赋役、钱谷、狱讼等。】
【说完主官,就可以来说监察主官的人了,这个职位名字为通判,刚刚说的主官的负责的事务,其文书需要通判和主官共同签押连署才能生效,这就起到了一个牵制的作用。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除此之外,通判不仅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还有朝廷推荐本州官员之权,所以被称为监州。】
【刚刚大家说司马光担任过并州通判,但小辰最熟悉的通判还是王安石,至于是哪里的通判,小辰不知道。为什么对他比较熟悉呢?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啦!不过我们是在梳理地方监察制度,可以顺便搞一搞中央监察制度,但变法就算了,等做到变法题的时候再说。】
[高中历史选修课本上出现的变法都是重点,一个也少不了]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对,这些确实是重点,但考研中的变法可多,每个朝代都有,说起来实在太多。不跑题了,接着往下说。】
宋,1071年(熙宁四年)。
变法正如火如荼进行,听到天幕的话,赵顼和王安石面面相觑,这天幕真会吊人胃口。不过好在天幕目前是有利于变法的,赵顼和王安石都充满了干劲儿。
【说起提刑按察司制度,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啦!我小时候看了那部电视剧,很长一段时间都想做法医,宋慈是我小时候的偶像呢!】
[法医鼻祖!]
[我也是小时候看了电视剧才想当法医的,现在已经毕业了。]
南宋,1247年(淳祐七年)。
宋慈将刚编纂好的《洗冤录集》拿在手中,心中不曾熄灭的火熊熊燃烧,他的机会来了。
他猜测电视剧可能是某种杂剧的一种,后世把仵作称为法医,并且不再以仵作为下九流。
宋慈目光灼灼,不知后世是怎样一个世界,他好想去看看。
【哇,这位姐妹你好厉害!我小时候的理想太多了,现在一事无成。】
[别这么说嘛,你超厉害的!]
[小辰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啊!]
[你明明会那么多手工!]
【谢谢大家的安慰和夸奖,嘿嘿,其实我也觉得自己蛮厉害的。】
[好哇,你骗夸奖?]
【跑题了,跑题了,我们接着来说宋朝的提刑按察司制度。这个制度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说到高粱河车神赵光义,至道三年,他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安抚使司、提举常平使司,长官名字取前三或前四个字。】
【比起唐太宗,赵光义这个太宗的水分非常大,但纵观整个宋朝,其实他这个太宗也不是很水,因为大怂能拿得出手的皇帝太少了。】
[什么太少,主播太仁慈了,那是压根儿没有]
[怎么能说没有呢?我们大宋的脊梁赵匡胤不服!]
[同上]
宋,970年(开宝三年)。
赵匡胤又气又怒又喜又忧。
他被称为大宋的脊梁!大宋那些垃圾皇帝不是他的后代、是他弟的!他弟当上皇帝也就算了当得那么垃圾!他们大宋丢人丢到了后世!
赵匡胤一口气没喘上来晕过去了。
【宋朝的冗官体现在方方面面,刚刚说的四司长官在职责本身外,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故合称“监司”。也有说监司不包括安抚使司的,记一下就行。】
【大家知道这四司的简称吗?】
[不知道]
[没听过]
[小辰快说]
【好吧,这些太细致了,既然大家不知道的话,我就跟大家说一下。转运使司简称“漕司”,提点刑狱使司简称“宪司”,安抚使司简称“帅司”,提举常平使司简称“仓司”】
【提问,四司对应长官简称是什么?提示一下,后缀是臣~】
[漕臣、宪臣、帅臣、仓臣]
【答对啦!我当时背书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帅辰真占便宜。】
[确实确实]
[长得帅的臣子诶,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清朝之前的人们满脸迷茫,清朝皇帝们经过讨论大多有所明悟。
“长得帅?汉人中的‘帅’用以形容相貌吗?”
“这天幕中人来自后世,那么应该是从我们满语中xuwai演化而来的。”
“xuwai?身材高大挺拔?确实不错,朕喜欢帅的巴图鲁!”
【最后是巡按制度,它是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核心,主官是巡按使,可以巡视和监察地方官员。这个考纲里没有,大概有个印象就行了。】
【接下来来说元朝。】
元,1979年(至元十六年)。
忽必烈忽然来了精神,坐直身体,唤来侍者换来一瓶新酒。天幕好不容易讲到大元,他得好好听听,前面讲汉朝坟墓那个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