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夏栎二人终于等到了马阿婆他们从地里回来。
“哟,阿栎啊。这大早上的,你怎么来了?”马阿婆骑着三轮老远看到夏栎和应齐两个人跟柱子一样站在自家门口。
见阿婆过来,二人立马上前帮她推着车,这才发现原来曾叔公也坐在车斗里。
夏栎拿起车斗里的农具,把它放到前堂堆放农具的角落,道:“阿婆,你们今天没去地里啊?”
“是啊,今天你阿公腿疼就带着他去了一趟卫生院,顺便去卖了点蔬菜。”阿婆笑眯眯地看着二人,连忙给他们端来两碗水,“怎么来家里都不提前说一声呢?还送礼。”
“这不是昨天来的匆忙,今天才来正式拜访二位嘛。”夏栎结果海碗便喝了起来,虽然他并不渴。
和应齐一起把曾叔公扶到凳子上,几人就开始坐下来谈天。
“哎呀,看着阿栎你现在生活的这么好,老太婆我就放心了。”曾阿婆看着夏栎,欣慰地道,“你外婆去世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你和你妹妹了。”
曾阿婆和夏栎外婆的关系很不错,二人也算是老姐妹了,经常一同下地干活,互帮互助。
夏栎听到曾阿婆这么一说,心里感觉酸酸的,忍不住问了一句,“对了,阿婆。阿公的腿怎么了?是摔了吗?”
他还隐约记得,小的时候叔公是很健康的,没想到时过境迁居然变得这么瘦弱。
“唉,自从前年摔了一跤,骨折后,就再也没好过。”说起曾叔公的事情,马阿婆就忍不住摇摇头,“你外婆当年也是中风,摔了一跤,才骨折的。”
夏栎的外婆自从中风后就久病不愈。
舅舅舅妈跑了好多医院,医生都说没办法,中风问题经过抢救,外婆神志是清明了,但老年人自愈能力太弱了,中风导致的骨折却迟迟没能没好转。
最后只能一直卧病在床,整个人也迅速消瘦下去了。
夏埋着头,这是他最不想回忆起的一段记忆。
当时,他和妹妹贪玩,大中午跑去外面玩耍,结果午睡起来的外婆,急火攻心导致了中风,从床上倒了下来,直接就骨折了。
阿婆看着沉默不语的夏栎,知道他又在责怪自己了,便开口安慰道:“阿栎,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后来,你外婆经常和我说,幸亏阿栎聪明,及时发现了她,不然她老婆子不知道要躺到什么时候。”
“我还记得,你和你妹妹抬着一把小雨伞,在荷塘那边一直玩傍晚,回来的时候,伞里装满了荷花,你们当时是想送给她的吧。”
“嗯......”夏栎闷闷地说道。
应齐皱了皱眉,但碍于这是人家的家事,也不好多过问。
“阿栎,抬起头来。”一直没吭声的曾叔公,突然正声和夏栎道,“你要知道,突然的中风,和你是否带妹妹出去玩是没关系的。”
“年级大了本身就会有很多病,生老病死是常态。年轻人还是要向前看啊......”说着说着,叔公突然感慨起来。
听到叔公这话,虽然夏栎还是难以和自己释怀,却仍旧是强打起精神道,转移话题道,“叔公,阿婆,你们还记得我这个玉佩是谁送的吗?”
说着从兜里拿出已经碎成两半的观音玉佩。
曾叔公接过夏栎手里的玉佩,对一旁正拿着洗净水果出来的阿婆道,“老太婆,给我老花镜拿来。”
听闻,马阿婆便从拿出一个被胶带捆过镜腿的破旧老花镜。
曾叔公仔细检查了这个玉佩玉佩。
“这不是你爸战友送来的嘛?”阿婆也凑来了过了道,“当时大家都穷,你爸战友突然送来一个特别大的包裹,大家都说里面有好东西咧。其实就是一些书籍资料。”
“阿婆我当时正好在你家做客,你爸一拿到玉佩,就给你和你妹妹带上了。”马阿婆声音含笑,表情似乎还带着一丝怀念。
“那您知道具体是哪里送来的嘛?”他急切地问。
阿婆摇摇头,随即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和夏栎说:“你外婆他们通常会把这些东西都整理到阁楼上,你或许可以去阁楼找找看。”
阁楼?
说是阁楼其实就是一个小半层。
夏栎的房间里有一个段小楼梯,楼梯直通阁楼
在他的印象里,这个阁楼里似乎只有一些大件的杂物,小时候,他和妹妹贪玩才会进去躲猫猫,但自从他们搬走后,就再也没进去过了。
“哎呀,一转眼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前几天,我还见到你表妹阿桐了。小姑娘居然都已经十几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哦。”马阿婆一遍收拾着前堂,一遍絮絮叨叨。
夏栎却觉得这样非常温馨,一点也不让人感觉厌烦。
李桐是夏栎和夏榆的表妹,也是夏栎舅舅的孩子,今年才13岁,是个很活泼的小姑娘。
“我还记得,你舅两口子当时一直生不出娃,可把你外婆急坏了。倒是你舅一点都不急,他说大不了把你们俩养大也是一样的。”说到这,马阿婆似乎是突然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合事宜。
她小心地看了一眼夏栎的表情,见他一脸平静,倒也是松了口气。
“阿栎啊,你舅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就是这样从小缺根经,你舅妈也是个好的,如果你们有误会的话,就和阿婆说,阿婆帮你教训他。”
夏栎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