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会摆平一切 > 第4章 我在乡下劁猪的那些年

第4章 我在乡下劁猪的那些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村支部是简单的几间瓦房,同样的白墙黑瓦,外墙上挂着支部的挂牌。

进了办公室,一眼便能看到墙上红底金字的横幅,“为人民服务”

“各位好,我是周思学,今天前来报到,各位叫我小周就行。”周思学向着办公室众人介绍自己。

一位坐在位子上年纪大概六十的老者站起身来,笑容慈祥地说道:“你好,小周同志,欢迎你来灵溪村,我是现任的村支书陈再兴。”

周思学忙上前和老者握手,“您好,我刚来这,人生地不熟,还需要陈书记您多多指导。”

等周思学和办公室众人都一一打过招呼后,陈再兴便组织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首先欢迎小周同志的加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我们灵溪村背靠陇月山,因山中清泉流下汇聚成溪流而得此名,村民用水吃水也都是用的山泉水。”

“我们这都是山路又偏僻难行,所以村民基本都是自给自足,优点自然是风景秀美、吃喝都纯天然无污染,但缺点你一路来也看到了?”

周思学接过话,“通往村里的大多是土路,仅有的一条水泥路也开裂了,基础设施老旧,所以很少有人来观光。”

思考片刻,周思学又接着说道:“村里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较少,村民们基本生活是没问题,但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陈老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是这样,青壮年大多把小孩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孩子大了上学也是个问题,虽然能接到县城里上学,但是也比不上城里的孩子,有聪明的能考上个大学,也是寥寥无几,而且现在村里孩子也不多了。”

会计王书庆问道:“小周你一路从县里过来,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修缮村子到镇上的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周思学一边做着记录一边提出观点。

王书庆说道:“是这个理,但是村里现在财政吃紧,没钱怎么修路。”

周思学看着王会计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来之前县里已经批了一笔资金,应该不久就能下来。”

“既然资金上没有问题的话,现在要考虑的就是组织村里人开会商量,还有联系靠谱的工程队。”妇女主任章玉琴说道。

治调员刘奕德点了点头,“我等会就去联系村委会,把会议日程定下来。”

之后几人和周思学又聊了一会儿工作上的交接。

陈老喝了口茶,做最后总结,“好,之后就由老刘你去通知村主任,小周刚来,就麻烦章主任你带着他熟悉熟悉村里,有什么需要的就提出来,今天就先到这里。”

章玉琴拍了拍周思学的肩膀,笑着说:“小周,你应该大学毕业没多久吧,村里给你安排的房子住的还习惯吗?”

周思学转过身,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章主任,不瞒您说,昨晚我住在花锦家,花锦您认识吧?”

“花锦?我知道,他爸花友民是我们村有名的木匠,可惜去世了。”章玉琴惋惜了一下,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安排的屋子有问题吗?昨晚是谁给你安排住宿的?”

周思学大致说了昨晚的情况,章玉琴听后思索了一下,说道:“接引的人是村委会那边安排的,看来是有些人不欢迎你来。”

“你肯到我们这个小山村来支援,说明你也是怀有一腔热血的,但我还是要说几句,光有热情不够,之前也有像你一样的青年人来,但没待多久就申请调走了,毕竟这里是农村比不了城里,在这你得能承受心理上的落差。”章玉琴提醒道。

“我知道有些村民看我年轻,不信任我,一些年纪稍大的也不太能接受改变,甚至会有极端反对的人,但既然局里信任我,派我来了,我就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村里发展致富。”

“现在正是迈向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越是困难越是要坚持!”周思学神色认真,语气恳切道。

“你这么有信心是好事,希望你能坚持下来吧。”章玉琴叹了口气,“诶,我们这些中年人都要跟不上时代了,一个月后陈书记就退休了,未来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

“哪里,我看章主任您看着还很年轻,再干几十年也不成问题,村里的事我还得向您请教呢。”周思学笑着说。

“诶哟,再干几十年我可吃不消了,走吧,我带你到村委会那里。”

......

白知一觉睡醒,看了下时间已经九点,发现男主已经出去了,忙询问009,“周思学啥时候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