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容止看了看宝珠,眼神变得柔和:“宝珠,我带大娘去吧。你身体不方便。”
沈宝珠说道:“你不知道省城的医院在哪儿。我带娘去过,还是我去吧。”
董容止见宝珠不信任他,着急道:“这鼻子底下长得不是嘴吗?难道还怕我找不到不成?”
程敏也说道:“就是。宝珠,让小董陪我去就行了。或者,等孩子生下来我再去。我近来感觉身体还是挺好的,没必要往医院跑,浪费钱。”
沈宝珠正色道:“娘,医院的检查两个月去一次,不能耽搁。”
沈宝珠想,自己的确身体不大方便,但是幸好有董容止。
这次就让董容止和她一起去,后面实在去不了了,就让董容止带着程敏去。
于是宝珠便对董容止和程敏道:“这次我们三个一起去,让小董也记一下地址,以后我来不了了,再让小董陪娘去。”
程敏只好点头同意道:“这样也好。”
说完心里又无比感动。
宝珠身子不方便,还惦记着自己的病情。
简直胜过自己的亲生女儿。
“宝珠姐。”
宋大壮带着赵晓华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兜鸡蛋。
赵晓华的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而宋大壮则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沈宝珠见状,知道宋大壮和赵晓华和好了,心里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至少这两个年轻人之间是有真的感情。
宋大壮向赵晓华一一介绍了宝珠、程敏和董容止,赵晓华有些羞涩,一一向宝珠和程敏还有董容止问好。
沈宝珠留宋大壮和赵晓华吃饭,宋大壮忙说道:“宝珠姐,我爹和娘还在家等着我们呢。这鸡蛋是我娘特地让我送来的,顺带让我带晓华过来给你们见见。”
原来,自从上次宋大壮当中给宝珠下跪之后,宋大壮和宋爱国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两个人齐心协力给朱旺旺做思想工作,朱旺旺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拉不下面子,于是就让宋大壮带着赵晓华送来了一兜鸡蛋示好。
沈宝珠也不是那心眼小的人,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她发现宋大壮和宋爱国父子两个人本质上还是善良的,只是宋爱国和朱旺旺一时财迷心窍,才做出了之前的荒唐举动。
沈宝珠也让董容止盛了一盆豆花给宋大壮:“这是你婶子做的豆花,你和晓华拿回去,也给你娘尝尝。”
礼尚往来,她这样也算是接受了大壮娘的示好了。
宋大壮接过豆花,和赵晓华高高兴兴地走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程敏看到这一幕,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第二天,董容止继续去卖豆花,沈宝珠则去了村头,把盖屋子的事情和宋山海交代好,又和负责做饭的厨师交代好这几天的饭钱。
董容止当天也是很快把豆花卖完了,第三天,沈宝珠便收拾好东西,锁好门,带着程敏、董容止一起,三人踏上了去省城医院的路途。
往常都是宝珠一个人带着程敏,一路上各种忙碌。
这次带了董容止,沈宝珠发现极其地轻松。
董容止是个很有眼力见的小伙子,一路上,找座位,找车,安排住处,找饭店,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沈宝珠啥都不用操心,只需要陪着程敏拉拉家常就行了。
到了医院,董容止又主动去排队挂号。
程敏忍不住对沈宝珠夸赞道:“小董来得真是时候,要不然这些事情都让你去做,我于心何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沈宝珠忙安慰程敏道:“娘瞧你说的话。你是我们这个家庭的福气。”
程敏方又开心起来。
这次给程敏做检查的还是之前沈宝珠专门找的省城的专家,赵世康医生。
赵世康医生给程敏检查完之后,拿了药,忍不住诧异道:“大娘,你也太幸运了!一般得了这个病,三个月身体就撑不住了,我看这都半年了,你的身体还是不错呢,病情很稳定!”
沈宝珠赶紧给赵世康使了个眼色,赵世康才不说话了。
沈宝珠转头笑着对程敏说道:“娘,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只要你保持好的心情,积极乐观,就能战胜疾病!这不是嘛,赵大夫都说了,你的病情很稳定!”
程敏也放下心来,看着宝珠,心里很是感动。
她知道她的身体能撑到今天,宝珠做了多少的努力。
从饮食、到吃药、定期检查,再到让她情绪稳定,宝珠都做的十分贴心。
她能活到今天,是沾了宝珠的福气。
赵世康给程敏续了一些控糖的药,又叮嘱了程敏一些注意事项,主要是饮食方面的问题,交代他们每隔两个月就来做一次定期检查。
来省城医院检查完身体,程敏的病情稳定,沈宝珠很是开心。
来的路上她心中还悬着一块石头,现在终于放下来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倦意袭来,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犯困。
还好有董容止照顾着,跑前跑后,沈宝珠没有操一丁点儿心,一周后,三个人就回到了大河村的家里了。
经过村头的时候,一栋红灿灿的新房子屹立在村口,十分惹眼——
她的理发店已经差不多盖好,进入收尾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