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国乒奥运团队一共选出运动员12名,教练员8名,而沈柠则是在后勤保障团队名单中,职位是营养师助理,负责乒乓球和羽毛球两个项目。
人员公布后,集训队伍整合出发。
五月的海南已经过了旅游旺季,但是游客依然很多。到达美兰机场的时候,突降暴雨,但是在大厅内等待的球迷粉丝还都不少。机场工作人员接机时候跟团队说明了一下情况,艾佳旸想了一下,让沈柠跟后勤团队一起走,自己带着队伍先出去。戴上口罩,穿着统一的运动服,没有那么容易被认出来。
只不过经过人群的时候,原本都是自家运动员名字的灯牌里面,居然有几个鲜艳的“柠宝”。热心的网友们翻出来沈柠不仅是国乒的大嫂,还是女队梁橙的闺蜜,认识很久,微博都能翻好几年的。
没有过多停留,队伍直接乘坐专门的大巴去往基地。
羽毛球队是早一天到的,大巴开进门的时候,就看到郑云然带着不少人在门口等着,帮大家运行李。安排住宿的时候,他看到为数不多的套间被分了出去,又一打听,是好兄弟艾佳旸提前申请的。
好家伙!自己怎么没想到呢!怎么说也是乒羽不分家,自己也拖家带口的啊!
不过就算他申请也没有用,他跟梁橙两人都是要上场的主力选手,这种时候自然要服从安排。沈柠属于后勤部门,性子又沉稳一些,领导们能同意,也有他们的考量。
大部队到达已经是傍晚,没有安排训练,直接在基地餐饮中心,开了乒羽两个大项目的动员会。都是夺冠的热门,选拔出来的也都是好手中的好手,领导们寄予厚望,教练和后勤部门也表示,集训期间一定会做好各项训练以及后勤保障,确保运动员们能以最佳状态参加奥运会。
从明天开始,这里所有人都会按照既定的时间进行训练,上午,下午和晚上,还有时差针对性练习。后勤人员轮班,保证饮食医疗以及心理疏导等岗位随时有人。现在的团队成员基本上就是奥运会的配置,就算后期有调整,也变化不大。
所有的工作里,可能就只有沈柠最轻松了。其他岗位都很专业,她帮不上忙,但是从训练开始,理疗室就会一直忙个不停,这次京市一共来了三个理疗师,再加上基地原有的五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够。
晚上,她和艾佳旸商量,明天开始训练之后,会看一下哪里忙不过来,就去给搭把手。
“可以,不过也别太累了。”今天的长途飞行确实有些累,再加上晚上领导们致辞时间长了些,还没散场,艾佳旸就看到沈柠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早点睡,剩下的我来收拾。”
基地给分的套间就是简单的一室一厅一卫,比普通宿舍宽敞不少。沈柠这次跟随是助理的身份,之前都没有国家队的运动服,也是出发之前刚领的,都没来得及拆洗。好在这边有专门的洗衣机和干衣机,艾佳旸收拾了一下,提着脏衣篮出门了。
外面雨势渐小,乌云不算厚,隐隐能看到即将露头的月亮。潮湿闷热的风从海上吹来,带着腥咸的味道。杨堃指导提着一大串椰子进门,看到艾佳旸站在窗前,硬塞给他两个,说是基地旁边几棵椰子树上吹掉的,他散会回来,正好赶上了。
房间里都没有能开椰子的工具,只能明天请餐饮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忙了。
但是真的到第二天开始训练了,那两个椰子一直在房间里放到从绿变黄,也没有动过。
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枯燥且强度大,通常一个专项训练能持续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沈柠之前参与过的,只能算是常规训练,现在几乎每天都是上午开会,下午录各种数据,下午训练结束之后,再跟教练员一起分析当日各项指标。
几天下来,人就憔悴了不少。
这些,艾佳旸都看在眼里。他是队长,肩上的担子重,不过好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看起来状态比沈柠好多了。
这天晚上训练结束,沈柠都没有力气去吃饭,直接回宿舍睡觉了。艾佳旸去得晚了些,在餐饮中心没看到熟悉的人影,打电话也没人接。
“旸队,不用打了,”梁橙见艾佳旸满脸焦急,赶忙解释:“柠宝说她今天累了,早回去睡觉了。”
原来是这样。
“嗯。”餐饮中心提供的饭食都是优质蛋白质和碳水,饱腹感强,也更扛饿,但是口感实在一般,每天只能有一两道当地的小吃,平时消耗大,他基本也不怎么碰。
今天晚上宵夜有清补凉和酸汤米粉,艾佳旸每样打包了一份。一个是凉凉的甜食,一个开胃的酸汤,说不定沈柠会想吃一点。
宿舍里静悄悄的,只留了进门走廊一盏小灯。这几天没有下雨,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里的潮湿闷热,艾佳旸见沈柠已经熟睡,开了除湿机,又调整了空调的温度。
“滴滴”的声音吵醒了沈柠,她费力地睁开眼,见是熟悉的人,轻声嘟囔:“你回来啦……”
“嗯,再睡一会吧!”艾佳旸给沈柠掖了下被子,记起来出发之前有带精油和扩香石,后来放到床头柜抽屉里了。刚准备拉抽屉,胳膊就被沈柠拉去,手掌垫在脸颊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