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托万托才找了个小太监。咬咬牙,将以前妥帖佩戴的翡翠玛瑙玉镯摘下来,递过去,那小太监方才乐意帮她这一回。
陶碧的手微微颤抖,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疼的。
新皇帝的即位,是以老皇帝的驾崩开始。
是日,清早,遣官拜神祭祀天地宗社。皇帝穿孝服出席酒筵。皇帝驾崩后,宦官服侍着入殓,将遗体纳入棺枢中。
在这个过程中,贵妃娘娘和永贞站在一旁,百官王侯都穿上丧服,一起定时高声号哭,是以沉痛。
素来端庄温柔的贵妃娘娘此刻面容冷肃,眼里却不见哀伤。似乎那里面躺着的,是位陌生人罢了。
永贞知道母妃也有曾为父皇泪尽罗巾,夜不得歇的时候。只是父皇先是帝王,再是父王。
丈夫这种字眼,似乎放他身上并不合适。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凭借母家的鼎盛坐享荣宠,贵妃娘娘熬走所有人,包括那相敬如宾的“丈夫”,总算是熬出头来。
这场典礼,也在为她加冕。
皇城警戒十分,处处都有巡逻。
日上高头,鸣钟鼓,永贞穿黄色衮服坐驾过天门,登上天安门城楼,朝廷里地位最高的大臣请永贞即位。
永贞的皇储身份是在遗诏里公布的。因此名正言顺。他当天便会举行即位的礼仪。
上个帝王才走,下一任便已继位。
在仪式上,大臣会换下丧服,换上吉服,参加即位典礼。
早就等在天安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的引导下,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永贞祭拜完毕从奉天门上下来。
永贞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上表道贺。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
很庄重的宗庙里,永贞站在皇帝的灵枢前,继承皇位。
永贞处处留心。天家无小事,尤其是礼仪性的细节,在臣民心中,意义非常。
代表朝廷百官的太尉上场了,他开始读策文。
永贞恍恍惚惚地听着,不知身在何处。
策命宣读完成,大臣低头,双手捧上帝王玺印,交给永贞。
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音乐设而不作,只在午门上鸣钟鼓。
永贞即位后,阶下鸣鞭三下,群臣依据口令行三跪九叩礼。
在百官行礼时,音乐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
仪式井然有序,庄严而隆重。
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送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
永贞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自此,永贞继位尘埃落定。刘安静侍一旁,安静看着。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卧倒,朝圣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