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萸的身体沉入河底,意识却渐渐脱离了这具身体,进入一片满地长满草木的开阔平地,蜿蜒其上的河流雾气缭绕,河边站着一个女子,红衣飘扬,银发若雪,背立而对。
这场景,与祝萸曾经在醉烟阁的梦中所见一模一样,那时她还在一片迷雾之中,不知这银发红衣的女子是谁。
这一次,她不再犹豫,忙忙朝那女子飞奔而去。
“师父!”祝萸酸涩着喉头,呼喊道。
红衣银发的神女听到了祝萸的声音,缓缓回头,声音如若穿越亘古的叹息,温柔又悲悯:“你终于来了。”
她在这里,等着她的徒儿许久了。
素白衣裙的少女像一只迁徙归巢的候鸟,扑跪在师父的怀抱之中,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对不起。”常曦抚摸着少女的发顶,满是心疼与愧歉,“叫你受了这样多的苦。”
怀中的少女只是摇着头,贪享着与师父久别重逢的温暖。
常曦蹲下身体,温柔地揩拭祝萸脸上的泪,道:“这个结界是瑾修竭尽其最后一力撑展开着的,为的便是让我同你们能见上这最后一面。”
你们?听到这个词的祝萸疑惑抬头问道:“他也到过此处吗?”
常曦点点头,想起那个先祝萸一步来此的少年。
常曦以为,少年会像上次一般询问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可出乎意料,长珏却并没有问。
于是,她主动开口道:“我原以为你会问我下一步的提示。”她能感觉到,对于这一切将他与祝萸视为谋划中棋子一般的安排,少年心中是有一些不平的,而这不平却不是为了他自己。
少年淡淡然,反将一军道:“若是您愿意告诉长珏,自然会说。”
常曦失笑,上界素来有第一仙门之称的琼仙洞,门风是出了名的忠义光正,却想不到广成帝君这小徒儿,倒是有些个性在身上的。
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叫他当年在与无涯的对峙中不愿妥协,最后被收押在牢狱二十载,若是那般心中无定理、顺波逐流之辈,怕也不会如此。
不过,她倒是十分欣赏这样的长珏。
“对不住,我们没有思虑得更加周全,让你们那样为难。”常曦坦诚地道歉道。
少年沉默的神色忽然有了变化,有些悻然地拱手低头道:“神女言重,是长珏唐突了。”
常曦笑道:“我知你是为了她,因此心中存了些不平。能有一个人这样替她去考虑,其实我很欣慰。谢谢你,长珏。”
“之前为完成这场终局,有许多话我们不能说,但现在,我就是想说也没有旁的可说了。”她顿了顿,苦笑道,“因为等你们回到瓦窑镇,清虚琉璃便会耗尽其力而枯萎,而我们所看到的未来也只能到这里了。之后的路该将如何,都要靠你们自己了。”
事到如今,常曦确是没有什么可再隐瞒的了。
少年肃敛神色,道:“长珏明白,从心所引,以终为始。”
常曦有些感慨,眼睛虚虚拢在那粼粼流淌的忘川长河,浮现的画面是自己履行神职的这数千年所见,半晌幽幽而道:“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众生魂,比任何人都明白轮回消解的不可抗。但我却觉得,一个灵魂也许会经历无数遍的轮回,既往被消解,拥有新的经历,但有的坚持会扎根在灵魂深处,铺为底色,不论迭代多少次都不会散去,正如你们的选择。”
终于,她转头定定看着长珏:“这一场棋局,我与瑾修的步步谋算并非关键,祝萸和你的选择才是要义,你们是这场对弈的棋筋。”
“天意有道,落子无悔,不要害怕选择,因为我相信你们不论选哪一条路,都问心无愧,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她方才对长珏说过,现在也同样对面前的祝萸叮嘱道。
常曦和瑾修谋算的这一局,还不够终结一切的恶果,邪神的祟源虽被消解了十分之七八,但仍龟缩在这世间某一处阴暗的角落,苟延残喘,伺机而动。
前途未知,祝萸心里却不再迷惘,她郑重地点点头,眸色闪烁着与常曦方才所见的少年一样的光芒,无惧的坦然。
最后,常曦单手结起一印,聚起指尖的微茫,化作几缕丝光,没入祝萸的体内。
“这是?”祝萸不解。
常曦解释道:“你这一世为凡人之躯,又因被重吾强夺去了法魄而失了听力、声音和鼻嗅,如此行走世间多有不便,我如今却也没有旁的东西,这是我最后的灵力,现在全交与你。你千万保重好自己,一切小心。”
“我也是第一次当人家的师父,许多事都做的不够好。”常曦摩挲着祝萸的脸,心中有万千的疼惜与不舍,终究凝成了一句抱歉,“你能原谅我吗?”
拥有了情源的神女感慰于那上界帝君与下界雀妖的羁绊,于亘古不变的寂寥之中,听到了一株祝余草的愿望,点化了她,给了她完整的生命,而神女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羁绊,这本身就是生命的机缘。
她教养了懵懂无知的她,却也万般无奈地放逐了她。
在祝萸还是不知真相的阿余之时,是有过对于所谓父母的怨怼——怨他们抛弃自己,让她孤零零地流落在尘世。
可后来,祝萸终于知道,为什么常曦要抹去自己的记忆,这世间许多事本来都是身不由己,当时情势所逼,这是常曦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正如当年她不曾理解长珏的离去,却没想到背后竟然是另一番缘由。
这样当时未言明的牵念,会跨越时间、空间,在某一瞬击中她。祝萸忽然想起在灵髓池中,长珏的那一句“阿余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是啊。至少她活了下来,而生命从来都自有其出路。
“来,再让我抱抱你。”常曦的眼角凝出了一个带笑的泪花,“最后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