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上枝头 > 第118章 风雨云边 1

第118章 风雨云边 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雨,整整下了七日了。

原本这个季节,多是阵雨,顶多一天半天也就雨停了,可偏偏这场雨一直下个没完。

夕瑶摸了摸身上已经能够拧出水来的衣裳,望着灰蒙蒙的天,暗暗地叹了口气。明明是白天,天色却如此昏暗,可见云层厚重,这雨多半还是停不了。

“唐小姐,前面好似有个庙宇,咱们一路走来,也没看见附近有可以借宿的客栈,今夜怕是只能宿在庙里了。”大雨中,柳四的原本洪亮的声音也显得断断续续。

“无妨,庙里就庙里吧,能有片瓦遮雨已经很好了。”夕瑶生怕自己的声音也被雨声盖掉,艰难地回头对着柳四点了点头。

柳四回了个手势,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交替往前,表示他先去探探路,然后一打马,往前面的庙宇飞奔而去。

夕瑶也没想到,她一个闺阁女子,短短几日,竟然对于疾风军行军的各种手势已经非常熟悉。

事情要从8日前说起。

杭州城里,安济坊之前的弊案虽然已经肃清,可是要改头换面谈何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夫数量的不足。之前的安济坊,其实原本大夫数量也远远不足,但是一来有吃空饷的问题,让账面看起来大夫数量是够的,如今一查,这亏空就凸显出来了。另外,在大夫的资质上,安济坊原有的大夫也是良莠不齐,导致不少庸医占了名额。

唐大人对坊内现有的大夫进行了一轮最最简单的考核,可是合格的大夫仅有三人。这可把人难坏了。三人哪里够用,就是邀请了别的医馆的大夫来轮流坐诊,缺口依旧很大。实在无奈,唐老爷子给原在白露山的师父白长亭写信求助,想问问有没有师门中表现不错,愿意来杭州当大夫的师弟们,请恩师给引荐一下。

这一问,出事儿了。

山中弟子回信,说就在前几日,师父接到了杭州通判大人的来信,信中说十四年前西南边陲疾风军主帅失踪的案子,牵扯到了白露山的独门秘药,请白山主前往协助探案。白长亭老爷子今年已经82了,虽说平日里身体健朗,可是毕竟也是个老人家了。弟子们都劝他不必亲自前往,派信得过的弟子前去就是了。可是老爷子哪里肯听,收到信的当天就收拾行李出发了,而且一个弟子都没带。

这封信,可把唐大人吓得不轻。郭不忘就是个疯子,为了报仇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次处心积虑把恩师诓骗了去,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可安济坊这头呢,万事刚刚开始,千头万绪的。库房要重新进药盘货,大夫们要培训考核,更不用说,眼看着已经夏末,换季正是大家容易患病的时候,之前荒废已久的制药房得用起来,简单的成药都得备上,这样回头百姓们有需要了,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一时间,唐大人陷入两难。一头是年迈的师父,而且大概率还是被自己牵连的。而另一头是杭州城里的百姓。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就在这时,夕瑶提出来,替父亲去西南,寻回师公。

家里人自然是反对的,一个女子,又不会武艺,路途遥远,万一遇到歹人可怎么了得。更不用说,前面搞不好就有郭不忘设下的圈套。可是看了一圈,的确也没有比夕瑶更合适的人选了。母亲身体不佳,自是不方便出远门,而二叔一家,在郭不忘之事过去的第二天,就四辆马车,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回去了。

就这样,夕瑶踏上了去西南的远途。

“唐小姐,我里外都看过了,这庙宇似乎就是当地人用来供奉当地的土地爷的,里外一共三间房,没有厢房,也没有庙祝,估计是连日大雨的缘故,整个庙都是空的。”夕瑶刚下马,就看到已经探寻了一圈的柳四正走出门。

“辛苦你了,这庙里可有简单灶台?有马房吗?”夕瑶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抹了一把下巴上的水。虽说穿着蓑衣戴着锥帽,可这瓢泼的大雨,仿佛就像是从天上倒水一般,不仅身上湿透了,就连用油布包裹的行李,怕是也干不了多少。

“有,有灶台,我刚刚看过,边上还有一些柴火,够我们今晚烧水烧火用了。这里没有马房,但是有后院。唐小姐您把马给我,我牵去给他们歇一歇吃点草。对了,灶上我已经坐上了水,下面火也烧上了。”柳四说着,就牵着马儿去后院了。

夕瑶进屋,快速逛了一圈这个小庙。的确,除了供奉着土地公的正殿,剩下一间房,摆放着一桌四椅和窗边的一个高几,估计就是供香客们临时歇脚用的。另外就是后面的一间小小的灶房了。

灶上的水已经温热,边上有柳四刚刚刷洗过的木桶。夕瑶心里暖暖的,这趟出门,幸亏有柳四在。她装过了半桶水,拿到房里,又把灶上重新满上冷水继续烧,供一会儿柳四梳洗用。

一番简单梳洗,换了衣裳。虽说包裹里的衣裳也是潮潮的,但总比淌水的舒服不少。灶台这里,柳四也已经快速换好了干净的衣裳。

天色这会儿已经全黑,眼下这庙宇之中,只有灶房里头有火光照明,别的两间屋子,特别是正殿里头,风一吹,门窗发出呼呼的声音,伴随着飘起的香灰,多少有些阴森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