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瑶心里暗暗猜想着,莫不是上回您回家了以后,您家“儿子”和您细说了礼数?
见夕瑶完全没有生气的样子,李大娘子脸上的忐忑这才慢慢褪下去了一些。然后她就拉着夕瑶的手一个劲儿的夸,从头发簪子一直夸到夕瑶裙摆的花纹,眼看着二婶的脸越来越长,夕瑶开口找补道,“李大娘子,您怕是想夸未来儿媳妇儿,但是不好意思吧。横竖家里只有我和夕瑶是一个辈分的姑娘了,只好夸夸我了。我不管啊,我脸皮厚,您夸的,我可都听进去了。”
被她这么一点拨,李大娘子终于通透起来,连忙回头去看唐二夫人,“你这孩子,净瞎说。不过啊,夕若这姑娘,我是真喜欢。人长得漂亮,性格也乖巧有礼。上次进屋子,就这么站着,亭亭玉立的,仿佛一朵莲花一般。原本今天想来看看她的,你二婶说,她在自己屋子里做女红呢,我也不好去打扰,怕这孩子害羞,回头不好意思了。”
听李大娘子这么说,唐二夫人这张脸,慢慢也笑开了,“哎呦,那丫头,哪里就有夫人说得这么好。不过这孩子自小就乖巧懂事,这倒是真的,从小到大,没让我操过半分心。”
夕瑶看着二婶子笑靥如花的脸,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前两天夕若因为去后山找了韩守康,被二婶大半夜在院子里罚跪的事情。
面前的这两位夫人,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三人又攀谈了一会儿,夕瑶见李大娘子时不时看向她手上的一对绞花翡翠玉镯,索性大大方方伸出手来放到李大娘子面前,“大娘子也觉得这对镯子别致吧。我这个月刚拿到的呢。一般的绞花玉镯,都是两股或者三股纹路绞在一起,多少有些呆板。但这个师傅心思巧,他设计成了两串柳叶绞在一起,每一截上都有叶子的图案,看起来就生动活泼多了。”
看着李大娘子捧着自己的手啧啧称赞,夕瑶强压着心中的笑意,今日出来前,刻意打扮了一下,果然没白费,鱼儿快要上钩了。
“这师傅啊,好像是苏州人,每月只在月初和月中的时候来一趟杭州,接一些老客的生意,然后等在苏州做完了,再送回来。”
一想到再过两日就是十五了,李大娘子眼睛一亮,“哎呦,那不是再过两日那师傅就要到了么?就是......不知道那师傅工费几何?”
“工费和杭州城里的师傅们差不了多少。就是那师傅性格略有点怪,要定首饰啊,非得要人亲自上门和他确认款式不可。他总说啊,这个首饰就一定要符合主人家的身份和气派,若是随便照个花样子去打,那就没了灵气,也就不用找他了。”
“正是这个道理,正是这个道理,”李大娘子一脸跃跃欲试,回身拉着唐二夫人的手就说,“妹妹,回头咱俩一起去吧,刚好,两个孩子要成亲了,我多置办一些,算是给夕若的聘礼。”
唐二娘子虽说不算什么官宦人家出身,但这些年跟着自家郎婿走南闯北做生意,也算是什么人都见过了。饶是如此,这会儿还是被惊得不轻。谁家娶媳妇,聘礼不是一早就置办下的,还得定了亲以后再准备?就算是临时添箱,也没有这么贸贸然对着女家说出口的。这不是明晃晃地在讨要嫁妆么?
一想到以后要和这样的人做亲家,一股子深深的嫌弃,眼看着就快压不住了。可是一想到自己今秋就要下考场的小儿子,唐二夫人藏在袖子里的拳头紧了又紧,最后还是缓缓松开。一抹勉强的笑容硬生生挂在了脸上,“好啊,回头我们同去,试试这个师傅的手艺。”
夕瑶刚好坐在唐二夫人的下方,接着厅外热烈的阳光,唐二夫人的脸部表情,夕瑶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母亲的院子里,还和母亲打趣,“您是不知道,二婶那个脸啊,就是眉头明明都快要皱起来了,偏偏咧开了嘴角,当时的表情,要多奇怪有多奇怪了。也亏得李大娘子一门心思都在首饰上,根本没有留意,不然啊,一准能看出来。”
“你这丫头,连自己二婶也打趣。”唐母笑着给夕瑶递过去一杯温温的茶水,“闹,天热,别贪凉,温热的茶水才最是养人。”
这一幕让夕瑶突然回想起了前两天赏花宴上,在外院廊下,谢云初也是这样给自己递了一杯茶水,一时有些恍惚,差点忘了自己刚刚在想的事儿。
“哦,对了,既然二婶对李大娘子如此不耐,当初又为何要定下这门亲事啊。”
“哎,儿女亲事,要考虑的东西可太多了,哪里只能看两家女眷的相处呢。”
眼看着母亲快要想到自己曾今的亲事上,夕瑶赶紧岔开话题,“对了,阿娘,望意阿姐的回信我已经收到了,她说,落玉盘如今已经是她的产业,大掌柜在收到了我的信以后,立刻就出发了。我算算日子,估计最晚明天晚上就能到杭州了。”
“哎呦,这倒是好。也是没想到啊,这样一场案子,让你和傅家人,还有叶家娘子都成了好友,也算是一场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