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上枝头 > 第87章 火灭了,起风了 9

第87章 火灭了,起风了 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大娘子接过茶盏,一入口便觉得舒服,薄荷杭白菊煮的饮子,还放了一丝丝蜂蜜。嘴里那股子让人难受的味道一下子就没有了。

她依言漱了漱口,又换了一盏饮用了一些,“这饮子做得真好,入口是温的,但是入喉却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你哪里买的?”

听荷收了茶盏,示意赵大娘子转身看。

只见夕瑶带着紫草候在门口,见赵大娘子看来,和她浅浅见一个礼。

赵大娘子眼前一亮,今日夕瑶穿一身碧山色的长裙,一把头发挽起用一深一浅两只玉簪子做点缀,远远望去,犹如六七月间西湖上刚刚冒芽的新荷,清新脱俗,一点没有往日里来往的那些官眷们打扮上的俗气。

“这是唐家小姐吧,今日真是叨扰了。”

“赵家姐姐哪里的话,您前两日来信,隔天爹爹的身子就有好转,阿娘一直说是托了您的福气呢。”

“哎呀,唐大娘子真是太客气了。”

两人一路寒暄着,肩并肩往里走去。而身后的紫草,接过,听荷手里的托盘,悄声说道,“姐姐一路舟车劳顿,想来也是乏累。我这里还有备好的饮子,你且喝一口解解乏,略缓一缓再当差也使得。”

换来听荷感激的一眼。

唐府历史悠久,占地面积也大。夕瑶带着赵大娘子一路从后花园逛过去。

“赵家姐姐,如今天色尚早,我带你先在小花园逛逛,刚好阿娘也要陪着父亲用药。”

赵大娘子心中苦笑,可不就是还早么。今天一起床就被管家于伯催着梳洗装扮,然后急匆匆地送来了唐府。这会儿才辰时,估计人家家里都还没吃早饭呢。

要说宅院布置最能看出主人的性格,这话一点不错。就拿她这会儿所站的亭子来说。这样的湖中亭子,在杭州的庭院布置中并不少见,徐府也有,还更大。用的是六根三人粗的朱漆柱子做支撑,配上顶上的琉璃瓦和亭子沿角要一飞冲天的玄鸟,几乎是城中一绝。

而唐府的这个亭子,一眼望去十分不起眼,走近了才觉得妙。亭子从上往下看,顶部在原有的框架上用了竹篾和茅草做修饰,十分轻便。亭角并没有做眼下流行的飞天式样,而是自然垂落,可以想象,前几日下雨的时候,屋檐下滴滴答答落水下来,应该很有气氛。

亭子的檐下相比一般的做法多加了一圈横着的细梁,这会儿春天,已经有燕子来衔泥搭窝了。仅从这个细节来看,也能看出唐家算得上是低调的积善人家。

亭子下方一圈,沿用的是江南最最常见的的美人靠。其实杭州城里的亭子,几乎都有美人靠。只是大家都喜欢鲜亮的颜色,所以各家的美人靠基本也都是用朱漆每年上新。而唐府的这个,从一开始就没有上油漆,木头经过了岁月的沉淀,有一种天然的光泽,用手摸上去温温的,十分舒适。

赵大娘子摸着亭子里老榆木的柱子,忍不住坐下来,凭栏远眺整个花园。唐府,就和唐家人一样,是秀气婉约的。整个府邸虽说也是方方正正的,占地也不小,但就是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她的思绪慢慢飘散开去,想到了自己府上。

杭州知府徐文才的母亲是琅琊王家庶出的旁支,所以徐府在最初立府的时候,格局布置都参考琅琊王家的来,整个府邸四四方方地规整,亭台楼阁雕梁画柱修建得气派辉宏。当然了,按照赵大娘子来看,这不过是邯郸学步罢了。

琅琊王家,那是簪缨世家,祖祖辈辈近百代人的经营,在教养子女方面尤其严格,重视言传身教,更特别关注族中弟子的品性培养。二十四孝,二十四悌,都有王家人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家族对于子弟教养的格外看中,让这个百年世家能够继续人才辈出,家族也才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可看看自家的婆母呢,她原是王家旁支背着家族在外私养的妾室所生,被本家寻回之时已是接近及笄,在王家待了不到两年就出阁了。所以表面上看,她多少也是被王家教养了一段日子,基本的礼仪规范不会出错。可类似谈吐和眼界之类的东西,就差太多了。

而在教养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一想到自己为什么前来,赵大娘子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赵家姐姐可是走累了,怪我怪我。我和母亲都喜静,加上母亲早些年身子不太好,所以家里很少有客人来访,我也没有什么待客的经验。让赵家姐姐受累了。”

夕瑶,给赵大娘子的印象和唐府一样,秀丽,婉约,灵动。虽说是高门嫡女,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还没等她答话,夕瑶就先笑出了声,“不瞒姐姐,今日我起晚了,想着要帮母亲待客,所以急匆匆的,也没顾上吃早饭,这会儿肚子里正闹空城计呢,姐姐要是不介意,我们在这里略略休息一下,也一同用点点心吧。”

赵大娘子看着夕瑶的笑容,回想起自己早上下了马车在树边吐了一地,心里暗暗称赞,还真是周到又贴心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