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上枝头 > 第67章 安济坊连环案--好一把大火 1

第67章 安济坊连环案--好一把大火 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众人在灵隐寺假模假样地忙活了半天,等赶到香积寺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按照规矩,寺庙门口是不能有马儿疾驰的,所以在半里路开外的地方,韩守康一行人就下马准备步行了。

没想到在那里,已经停着几辆马车了。

韩守康只觉得有几辆马车眼熟,在脑子里搜寻了片刻,终于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停在安济坊西侧后门处的马车么。今天可终于能把人对上了。

给后面的人一个眼神,一行人放缓了马儿的脚步,陆陆续续停了下来。

听到了马蹄声,马车上的人也下车了。

为首的是一个略胖的男子,约莫四十五六岁的样子,许是相比京城,江南的男子更注意外表和衣着,这位大人没穿官服,穿了一件蜀锦满绣云纹的长衫。天蓝色为底,搭配银白色的丝线绣的云纹。原应该是十分清新的摸样,但偏偏搭配了一个圆圆的将军肚,总让人感觉这朵云彩颇为有分量。

视线往上看,这位大人梳着一个时下江南最时兴的仙髻,整头的头发用内撑的发饰梳成高帽的式样,走近看,还能看到发髻当中编进去了不少绿松石珠子。

这样一身年轻的打扮下,却是一张中年男人的脸。略方形的面庞,眼角嘴角都有明显的皱纹,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之感。

许是在车里等久了,这位微胖的大人额头上已经有细小的汗珠。

眼看着韩守康他们已经下了马,“云朵”大人带着后面陆陆续续下车的一行人,往前快步赶了几步,隔着老远就开始作揖,“在下杭州知府徐文才,有缘得见韩大人,真是万分荣幸。”

韩守康这头也开始打上了官腔,“久闻杭州府人杰地灵,今日得见大人,果然让人如沐春风......”

谢云初和后面几个,看着韩守康如此快速进入角色,相互对视了一眼,压住了笑意,低下头跟着往里走。眼瞅着徐文才带的人基本都进了香积寺的大门,谢云初给自己队伍中的一人一个眼神,那人留下来,和门口看车的小厮们套近乎。

香积寺,原名兴福寺,前朝真宗皇帝特别偏爱这个在运河边的小小寺庙,赐名“香积”,取清净、供养以及积累福报之意。本朝开朝以后,管家虽然没有真宗皇帝这么偏爱香积寺,但是因为历史的缘故加上香积寺还和安济坊一道,每月初一免费为附近生活贫苦大众问诊施药,所以在附近名声一直不错。

徐文才一早就安排好了,寺庙的得道高僧智圆大师陪同他们一行人一起参观进香,顺带讲解香积寺的历史。至于开过光的沉香木观音小像更是一早就备好,只等着韩守康给自家祖父祖母请回家了。

这样一圈下来,所有流程走完,甚至加上了大师讲了一段经,才堪堪一个时辰,比常规的时间少了一大半。

等一群人走出寺庙,天色刚刚暗下来。晚霞已经渐渐散去,天空中只留下一点点余韵,整个香积寺连同边上运河,仿佛披上了一件灰色的薄纱。

和一个小时的生疏不同,这会儿韩守康已经和徐文才相谈甚欢,两人从释迦摩尼割肉饲鹰一直聊到京城樊楼新出的梅子冰酒,加上身后一群官员商户是不是提供话题和笑料,一行人从远处看,仿佛是相交了多年的老友。到了寺庙门口,还舍不得上车,继续天南地北地聊着。

“韩大人,要说杭州的吃啊,您可就问对人咯,外地人来杭州一定会去的饭馆不过是楼外楼,天外天,却不知道,杭州还有个山外山呢。”徐知府身后的通判,五六十岁的样子,和知府的外形相反,他到是一脸大胡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武将。

“小生的确从未听说过此地,通判大人,这山外山比起别的菜馆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特别之处,可谓是不可说,不可说啊,”通判大人后面的几个,都是杭州城里有头有脸的商户,这会儿随着通判一起附和,“韩大人跟了我们去就知道了。”

正说得热闹,谢云初眼见,看到安济坊方向冒出了黑烟,心里一急,走上前去打断了这群人的嘻嘻哈哈,“大人,您看,那个方向似乎着火了。”

众人随着谢云初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一会儿功夫,一股一股的黑烟迅速往上飘。

“那是?”韩守康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猜想。

“那好像是安济坊的方向啊。”人群中,不知是谁多嘴说了一句,很明显那声音迅速被旁人提醒了,说话的人再没有多说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