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这也太巧了,居然正好有别的女眷供奉菩萨多下来的点心。”两个女使边吃边叽叽喳喳聊着天。
虎子没工夫参与,这龙须糖一口咬下就掉下许多糖须须,掉在桌子上和衣服上,偏他又心疼,要把须须捡回来吃了,忙得要命。
夕瑶拣了一块绿豆糕,咬了一小口。糕体细腻柔滑,甜度适中,一入口,就能吃到一股子绿豆的清香,而且一点点豆渣都吃不出来。一看就是经年的老师傅用心做的。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个晚上,她掌着一盏灯笼,穿过细竹林,由明心小沙弥印着路,走到了了空大师的院门口,然后看到从木质的屏风后面走出来的高大身影。其实也就是一旬多点的日子,却好像大家相处了很久。
第二日天还没完全亮,金山寺里已经忙碌起来了。
今日同去的除了夕瑶,紫草和银翘,还有寺里的几个师父。一共连人带药三辆马车。
走了两个多时辰,终于进了山。
虽说是正午,但是山里树木茂盛,马车行至山间只觉得延绵不断的绿荫,少有阳光完全直射的地方。既如此,穿梭在山间,反而觉得光线昏暗。
夕瑶一直提着一颗心,生怕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地方,回头万一窜出来些地痞流氓可不好办。她们一车的女眷,后面的师父们也是吃斋念佛,看着不像是孔武有力的样子。之前的经历虽然最后没有出大事,但是谢云初身上喷血的伤口还是让她后怕。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同样一条路,一炷香时间之前,其实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不,应该说是单方面的碾压。几个附近村里的恶霸,听闻昨日晚上已经有人送了药材来,今天还有第二批,就伏击在入山的口子上,企图好好赚一票。当然,他们现在不这么想了。不仅不想赚一票,他们还期待今天运来的药材里,能有点伤药。不然这一顿打,没十天半个月是好不了了。
终于到了黄鹤山的村子里,父亲和了空大师都在村口等着,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个村民,老老少少地围着。
夕瑶一下车,唐父就三步并作两步急急迎上来,“一路上可顺利?哎呀,是父亲欠考虑,原应该交代管事别昨晚独自来,今天等你们一起,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 没事,爹爹,你看我不是平平安安来了么。药品都在车厢后头,这就搬卸下来。”
虽说这个村里人不多,但是难得有大夫来义诊,这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乡的都赶来了。所以唐父招呼不了夕瑶多久就忙去了。夕瑶呢,昨日夜里熬了个通宵,这会儿也迷糊,想着找个老乡随便聊聊天,等吃过了午饭就往回赶了。
刚巧,黄鹤山,牛产婆的老家。正好借机打听打听。
村里人对唐父一行人感激得很,所以对夕瑶都热情得不得了。只一小会儿功夫,给她们搬来了小凳子,小桌子,倒了茶水,手里还塞了瓜子。一个小型的茶话会就这样开始了。
“你说那个牛桂琴啊,哪儿能不知道呢,早些年就住在山脚的。这个女人啊,苦命得很。”一个缺了一个门牙的老阿婆开始讲故事了。
“她爹妈走得早,本来是和哥哥一起扶持过活的。两兄妹一个去山里打点野货,一个在家养些鸡鸭,还种着一些茶树,日子虽然辛苦,但也总算能过下去。后来她哥哥娶了个女人回来。要我说啊,她那个嫂子,真的是母夜叉投胎的,凶得很。经常盯着她干活,也不给什么好脸色,她那个时候十三四岁,天天挨打,瘦得跟个豆芽菜似的。”
“可不就是,她那个哥哥,也是个窝囊废,自家妹子被欺负成这样了,愣是一句话不敢说。”另一个老阿姨磕着瓜子加入了茶话会。
“就这样生生熬了好几年,眼看着到17了,要找婆家了,村里人知道她家这个情况啊,都不愿意,也就和他哥哥一起进山打猎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反正最后娶了她。据说花了不少皮货当彩礼呢。”
“是姓刘么?”夕瑶问道,她记得王大娘子和她介绍过,产婆那口子姓刘,所以叫她刘家的。
“嗨,不是。姓刘的是她后嫁的了。刚刚说到哪儿了来着?”老阿姨被打断,颇有点不高兴,“哦,说到打猎的那个。那个人好像就是成亲当年,进了山,不知怎么出了意外,听说是摔下山去了,人就这么没了。”
缺门牙的这位接过话头,“所以说牛桂琴惨啊,才新婚一年,孩子都没留下,就守寡了。你是没看到她回她哥嫂家,她嫂嫂那张脸哦,都挂得老长了。后来又把她许给了一户人家。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成天喝酒赌钱的,赌输了就回来打媳妇儿。那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下山接点散活儿了,桂琴也跟着人家学接生。她人聪明,又勤快,很快就上手了。结果她家那个,更是不去干活儿了,见天去赌钱喝酒,还在赌场和人起争执,被人打断了腿。”
“您是说,牛桂琴的后嫁的那个,是个瘸子?”
“可不就是个瘸子,咱们这儿人都知道。”
夕瑶突然就想起了牛产婆院子后头的那双男式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