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来了,在产婆牛桂琴的妆台抽屉里,似乎就有这样款式的发簪。
掌柜的见夕瑶拿着这个簪子,以为年轻小姑娘,对于这个款式感兴趣,上来介绍说,“小姐,这个簪子啊,顶端花蕊中间的那个宝石,其实是个小机关,按下去以后,外面银子做的壳后端就会松开,再一扭,就能整个脱落开来。”说着,他上手示范了一下。只见他一按一扭,外面的壳整个取下以后,能看到里面的一根铜芯子。
掌柜的笑着说,“有些年轻小姑娘啊,买不起整根实心白银的簪子,所以就买这种,里面放着铜芯,摸起来分量差不多,但是价格又不贵。”
“为何不索性做成中空的呢?”夕瑶有些好奇。
“银子软,若是中空的,很容易变形,放一根铜芯,里面有了固定,就会好很多。您在小店帮衬了这么多,若是喜欢,这个簪子我就送给您。”
夕瑶倒是不想白要,反而问道:“那若是我想要把中间的这根铜芯换成别的更轻的材料呢?例如木头,或者竹子,掌柜的,您这边可以做吗?工期要多久呢?”
唐母和银翘在一边听着,很清楚夕瑶的打算,换个轻的芯子,外面看起来还是一根银簪子,但是插在头上就不压头皮了。这倒是很符合夕瑶的逻辑。只是谁家小姐会定这种首饰呢?两人很有默契地一起翻了个白眼,但是也没说什么。
夕瑶正问着掌柜,外面一群人突然进了店。抬眼一瞧,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穿得富丽堂皇的女子。一件交领的重莲绫春衫,满身满背绣的牡丹花暗纹,下面搭配暗红色洒金纹罗裙。后面跟着两个婆子两个女使,均是一色的素绸料子,挺括端庄,看着就不菲。
只听见一个女使开口就道:“袁掌柜,我家大娘子回镇江了。店里到了什么尖货没有,快拿出来看看。”
袁掌柜这头还没和夕瑶说完簪子的事儿,听见有老客要他招呼,那头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可是这里夕瑶母女刚刚楼上买完东西,一下子撇下夕瑶也不妥,一时有些为难。
“袁掌柜,您快着点儿啊,我们大娘子等着呢。那个空心银簪子的小生意也值得你让我们娘子空等?”
估计是进门的时候听到夕瑶问掌柜的话了,这女使颇有点不屑,一个银簪子都买不起,还得搞空心的,里面放个木头,真是笑话。
袁掌柜被催得不行,抱歉地和夕瑶笑笑。
“没事,掌柜的,您先忙,我这边随便看看。”夕瑶也不欲为难人家,毕竟人家才是本地的大买主,自己和阿娘不过是偶尔的过客,别让掌柜难做人了。
掌柜的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二楼,夕瑶还在想她的簪子,越想越觉得里面换成木头的可行。既好看,起码母亲和紫草银翘不啰嗦了,又相对轻便。
又逛到了西侧,看到了一个黑曜石材质的腰带扣。那腰带扣就是简单的竹叶纹,材质和雕工都没什么稀奇,偏那三片竹叶,对着日光,能看到彩虹的效果,很是别致。
只是一个男人的腰带扣,给爹爹用又似乎年轻了一点。夕瑶摸索了一番,还是放下了。
正要出门,和一个熟人打了个正面。来人正是镇江巡检司的巡检使吴有利大人。
吴有利可是个机灵鬼,他之前听到代知府韩守康提到过,夕瑶可是县主,所以上来就想行礼。
见夕瑶给他使眼色,瞬间就懂了,人家是想要低调些呢,于是行礼就免了,依旧一脸谄媚地走上前去,“唐家娘子妆安。这位是唐夫人和小公子吧,哎呀,夫人和公子日安。”
正打着招呼,楼上一群人估计是买好东西了,仆妇们手里抱着锦盒,陆续下楼来。
“哎呦,这不是巡检使吴大人么?怎么今儿这么有兴致来逛首饰铺子。”走在前面的女子主动打起了招呼。
“哎呀,傅大娘子,您这是刚回镇江啊?”
傅大娘子,傅望安的胞姐傅望意?
夕瑶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