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大夫是个识趣的人,多年上门看小儿症让他对各家的那点事儿心里多少都有数。满京城都知道梁家的赘婿生不出孩子,这会儿屋里的炕上躺着一个一岁多点大的女娃娃,他压下自己的好奇心,只专心看诊。
诊了脉,翻看了眼皮和舌苔,张大夫拿出金针施了几个地方,然后起来回话:“梁娘子,从脉象看,这孩子是寒热之症,也就是受寒,外邪入侵,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加上受了惊吓,如今已经出现了神昏谵语。这寒热之症虽说是常见病症,但是也不可小觑。现在看,这娃娃已经通体火烫,要是继续这么热下去,怕是会抽搐惊厥。孩子年岁小,经不起,万一不慎,那可就…” 张大夫的话没说完,但是梁飞雪听得挺明白了。
“有劳张大夫给开个方子吧,要用些什么人参当归的,您不必顾虑,我直接让人拿着牌子去内库里取来就是。”
“不敢当不敢当,老朽这就开个清热利湿的汤剂。您嘱咐家里人三碗水煎成两碗即可。孩子还小,用药不可太猛,所以还是以多进,每剂温和为主。您说的这些珍贵药材,这会儿也用不上,需知虚不受补越补越虚啊。另外,服了药以后,孩子会大量发汗,” 张大夫看了一眼炕上的小人儿斟酌到,“可能,还会有尿床的情况,都属正常。一定要勤换衣裳和被褥,不能捂着,不然湿气入体,更是好不了了。”
“好,我都记下了。这孩子的日常饮食还有要注意的吗?”
“这两日饮食清淡些,另外这屋子里不可用熏香以免冲了药性。虽说天冷,孩子保暖重要,但门窗也不可捂得太严实了,隔一段时间略通一通风的好。” 张大夫说罢,坐在围椅上准备开方子,一旁的鹦鹉忙上前伺候笔墨。
一会儿工夫,方子开好了。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张大夫递给梁飞雪,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有开口,眼神颇有些犹豫。
“张大夫有话但说无妨。”
“老朽冒昧了,” 张大夫拱了拱手,觉得还是得替这小娃娃说两句 “孩子太小,又生着病,实在是受不得惊了。”说完又拱了拱手,没等人家反应过来,背上他的医箱,逃难似的走了。
这还有啥不明白的?大夫这是点你呢,别再吓着孩子了。
梁飞雪无奈的笑了笑,嘱咐秦嬷嬷送送张大夫,大雪天的,给双份的出诊金,再让外院的小厮套车送张大夫回去。话刚说完,回头一看,张大夫已经走得没影子了,就剩下院里雪地上一排脚印。
“外面天冷,嬷嬷披个厚袄子再去。”
看着秦嬷嬷出了门,梁飞雪叹了口气,回头吩咐屋子里的女使:“喜鹊,你去吩咐一下,把梁府的那个妈妈放出来。对了,给她吃饱了,再换身干净衣裳,然后领到我这儿来。鹦鹉和杜鹃也下去歇歇吧,都过了晌午了,你们都还没吃饭吧,让后灶的婆子给你们做点热乎的,记得给秦妈妈也留一份。”
“小姐,您也还没吃晌午饭呢?之前的那些都冷透了,奴婢让厨房重新做点儿,伺候您先进饭吧。”
“我不饿,你们去吃吧。”
喜鹊、鹦鹉、杜鹃加上今天出府办差的画眉,四个女使都是家生子,从小和梁飞雪一起长大的。这会儿一听小姐不吃晌午饭,哪里肯依。几个人轮番上来劝。最后好说歹说,梁飞雪答应一会儿用一碗鸡汤冬菇银丝面,她们这才下去。
看屋子里人都走光了,梁飞雪慢慢踱到了床前,轻轻坐到了床沿上,细细打量起这个小娃娃。
刚才在偏院还双眼无神一直呢喃的孩子,这会儿用了针,已经睡得挺安稳了。
她长得可真好啊。一头乌黑如缎子般光泽的头发,皮肤雪白,鼻子挺拔鼻尖小巧,即便这会儿闭着眼睛,透过长长的浓密睫毛也能看出这孩子眉眼的俊俏。还是个奶娃娃的年纪,已经是个小小的美人胚子了。
刚安稳了一小会儿,小家伙又闹腾起来,闭着眼睛,嘴里不住喊着阿娘,两只小手伸出被子在空中乱抓。
鬼使神差一般,梁飞雪把自己的手伸了过去。刚一接触到,小家伙就一把抓住她的手指,过了一会儿,竟慢慢安静下来。
梁飞雪如同被电击中一样,一种从头到脚的酥麻感如同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向她拍来。
父亲和姐姐都希望她能有个儿子承继家族,她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后来觉得儿子女儿都不要紧,有个自己的孩子就好。再后来,竟连这个都是奢望了。
多少次,她跪在菩萨面前苦苦哀求,希望菩萨可以怜悯她,京城以及周边香火旺盛的寺庙她几乎求遍了,但凡能应验,她愿意终生茹素,愿意重金重修大雄宝殿,给菩萨重铸金身,愿意每月初一十五开仓放粮接济穷苦。可是,菩萨似乎都没有听到自己的祈求。喝了这么多苦药,扎了这么多针,大夫来了一茬又一茶,不行终究还是不行。也许这就是老天爷看她做错了事,给她的惩罚吧。
如今,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娃娃,小小的手握着自己的手指,她只觉得鼻酸,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平时人前人后她都得撑着,梁国公府的面子,皇后娘娘的体面,自己的尊严,她不允许自己软弱。这会儿没人,索性哭个痛快。
一场大哭,让梁飞雪舒服多了,多年来心里的委屈,难受,和说不出口的憋闷,随着眼泪统统流下来,整个人清爽多了。
她用没被抓住的手,抽出帕子擦了擦眼泪,又从唐棠手里小心翼翼抽出自己的手指,把小家伙的手放回被子里。原本想站起身去看看秦妈妈回来了没有,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舍不得走。只坐在床沿上,柔柔抚了抚唐棠的额角,傻傻看着。
这样呆坐了半柱香的工夫,算着时辰女使们要回来了,梁飞雪站起来,整整身上的衣裳,然后把床上那副百子戏婴的苏绣纱帐轻轻放下。看到纱帐上的图案,又是不免难过了一番。
梁飞雪走出内寝,刚好鹦鹉提着个食盒撩帘子进了内堂,“娘子,刚做好的鸡汤冬菇银丝面,您趁热用些吧。” 说着熟练地把面和四碟小菜从食盒里拿出来摆在紫檀木的圆桌上,又从食盒下格里拿出碗筷,一一摆放好。
“你吃过了吗?”
“吃过啦。我们到厨房的时候,灶上刚好有现成的吃食,所以我和杜鹃三两口就吃完了。这会让秦嬷嬷也回来,在厨房吃饭了。”
“喜鹊吃了吗?” 梁飞雪挑起一小筷子银丝面放入嘴里,嗯,面条爽滑劲道,鸡汤鲜美,加上汤里的油已经提前撇掉了,这会儿入口十分清爽。
“瞧您说的,哪能忘了喜鹊姐姐呢。杜鹃已经去给喜鹊姐姐和唐府的妈妈送饭了,您就安心吃饭吧。” 说着,拿出另外一双筷子给梁飞雪布菜。
忙了一上午,加上又大哭了一场,梁飞雪这会儿是真饿了。随着热腾腾的面汤下肚,整个人犹如泡了热水澡一般舒服,五脏六腑都舒展开了。一会儿工夫,一碗银丝面吃个精光,四个小菜也没剩多少。
鹦鹉满意地看着空碗,笑呵呵地把碗筷收拾进食盒。
梁飞雪见状略好笑,你们这是养猪啊。
正要撩帘子出门,鹦鹉差点和来人撞上。一看,是个脸生的婆子,走得急冲冲的,后面跟着喜鹊,一脸无奈。心下一动,明白了,这估计就是唐府的妈妈吧。
于是,悄摸着上下打量了一眼,提着食盒回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