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就是那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蜡笔小新的家乡。是属于东京都市圈,又正好在东京都外的地方。蜡笔小新那个春日部市再往西南,就是小明给小馀母子准备的家。就像是小新家一样是一户建,装修得格外温馨的家。如同是日式家庭里常会出现的背景,有现代的房间和和式的茶室,还为孩子准备了玩乐的区域且用了明快的现代色彩。虽然昨晚回来得有些晚,但还是和他们打了招呼,睡了个格外香甜的好觉。
“小馀,你是在锻炼?”下楼到了客厅里看到了正在做伸展运动的小馀我便问。
“广播体操!你会吗?”
“我不会~妈妈和哥哥还没起床吗?早饭呢?”
“土司和煎蛋!想吃!”
“这简单!白人饭嘛~我给你做。”昨天睡得这么晚,也免得打扰两个人起来了。冰箱里正好有这样的材料,我也想尝试这种电视里的早餐很久了。
“噢依西!”他举起了勺子发出了满意的声音。
“好吃吗?”
“好吃!小麻雀做的都好吃。”
“不要叫我小麻雀哦!”这张脸叫着这外号就和小时候调皮的路修明一模一样,太犯规了哦!
就在这时候小张慌慌张张地下楼来,初见时还是和我们岁数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而今已是一位中年女性。不知是不是在日本生活的关系,服装和妆容也显得格外知性。“不好意思,起晚了。应该我来做早餐的来着。”
“没关系,我也只是简单做些。”
“妈妈!你也太晚了吧!我上学的时间都到了。”
“可不是,不好意思。”
“我想让哥哥送我!”
“不行哦!哥哥是客人!”
我听后赶紧说:“没关系!他幼儿园远吗?”
“只要送到巷子口那边的大路上就好,校车大概还有十分钟到吧。”
“那我送他去就好。”
“嗯……那你别忘了带手机和WIFI,有事可以找我们。送完小馀如果想去附近逛逛的话我也可以让小明起床后来找你。往西川口走的方向走或是坐巴士的话,中国人开的店会越来越多,语言不是问题。”
说的也是,这么发达的城市里只要有手机和网络也不用担心有什么危险。说着小馀已经自己背好了背包,打扮成了一副电视里见过的幼儿园同学的模样。
“小麻雀!爸比是什么意思?”
“爸比?”
“嗯,我昨天看中国电视剧里听到有小朋友叫爸比。”
“爸比就是你最喜欢的那个男人的称呼。”
“是吗?那我以后就叫小麻雀爸比吧。”
“不是,你最喜欢的男人难道不是爸爸吗?爸比是爸爸的意思。”
“爸爸不是パパ和父亲吗?哪来这么多的叫法。”
“就是,爸爸的叫法有很多哦!”
“但我最喜欢的男人就是小麻雀。”
“你才第二天见到我就最喜欢了吗?”
“嗯,最喜欢小麻雀!小麻雀不喜欢叫小麻雀的话,以后你就是爸比!”
哈哈哈,我是妲己吗?看起来像是把你们三兄弟都勾引得鬼迷心窍的?要是你们路家是皇室的话,国家都被我搞得翻天覆地了吧?
和他边走边聊就到了巷子口,那边已经有其他小朋友在等着了。没多久后到的校车,老师和家长打着招呼,听不懂日语的我一番鞠躬应声忙碌后,目送那辆贴着可爱装饰的校车驶向了拐角。
接下来要在附近逛下吗?这个小区离西川口不远,西川口是最近兴起的中国人社区。西川口之于东京大约等于海宁许村之于杭州,同一都市圈内又正好在界线之外,所以房价便宜,交通又十分方便有很多公共交通线路直达市中心。所以是很多留日的中国人选择的落脚点,久而久之发展出了新的中国人社区。
为躲债而来过清静生活的小馀母子,初来时自然还没学会日语。小明特意把他们安排在这里。可以去西川口采买解决生活问题,又正好和中国人社区有一定距离,避免陷入“老乡”骗局以确保安全,也可以躲追债的人。而且比起车站前的公寓,远离车站的一户建社区住着更为宁静。
早餐吃白饭的日本人还真是不少,一片土司没吃饱的我打算也尝试下日本人的生活来着。但看着买餐票的机器上那些不认识的假名字母还是放弃了。日本餐厅让人最想不通的就是明明有服务员来着为什么还总是得先买票再吃。
马路对面一家台湾阿嫲手作豆浆的招牌倒是吸引了我,在这寒冷的冬天早上来杯暖和的甜豆浆的话——就像是中国人版本的咖啡一样。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
好热情~还以为是家庭餐馆呢。
“嗯……扣鸡~和扣鸡!”
“可以讲国语哦!这是台湾阿嫲的店捏。”
“原来真的是台湾人开的啊?装修得这么漂亮我还以为是连锁店呢!”
“哈哈谢谢,我难道不像台湾阿嫲咩?甜豆浆对吧?要不要试试搭配脆油条?我的招牌哦!泡在豆浆里较水哦!”
真的是一绝。时间渐渐到了上班的时间,店里的人也渐渐少了下来。忙完的阿嫲坐到了我对面问我好不好吃。
“当然好吃!以前也吃过豆浆泡油条,但脆油条果然更好吃。”
“我孙女也最爱吃哦!”
“你孙女也在这边吗?”
“全家都在这边,最初啊是我儿子跟他姑姑来日本工作,在这里成家后我就想来帮他们带孙女啊。结果也没帮上什么忙,孙女上小学后我也没什么事做,想起我爸爸以前在老家卖豆浆,姑姑就帮我找店面开了店。那时候在Yokohama啊,后来儿子工作换到Tokyo,孙女要上omiya那边的台湾学校就搬到这里来了。没想到这里中国人更多,生活也更方便……”
阿嫲肯定很爱自己的孩子吧?三代同堂的生活也是华人眼里最幸福的日子。这肥胖的身材和微微的卷发,再加上这口音的滔滔不绝与爽朗的大笑,有些像在看台配版《我们这一家》的花妈,但花妈的二次元形象实在太抽象了!要说更像的话——《我的婆婆怎么那么可爱》里的苏林彩香?
“有没有人说你很像钟欣凌?”她给我看手机里抱孙女的模样就更像了。
“像哦?不少人说我像哦!”她站直了身体说,“珍贺斋的怦饼真好吃。”
完全一样!这表演的模样不禁逗笑了我。
我的性格原本是不可能和陌生人聊天的性格,没想到来到这里后不知怎么胆子就大了不少。吃完第二顿早餐后我又在街上逛了起来,眼睛忍不住落在了一间和式的建筑上。在这现代建筑群中本应该很显眼的,但可能是庭院茂密草木的掩映,所以反而让人没有发现。
以为是饮茶店,没想到是家古老的书店,和昨日在秋叶原见的书店不一样,这样的古老书店里总觉得有可爱妖精的存在。书店的主人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戴着眼镜和我点头招呼。
从店里的窗户往外望那庭院,就更有一种风情了。今天阳光正好,时光也像古书一样驻留在某一时刻。
我以为都是汉字应该能看个大概吧?可惜什么都看不懂。
“見つけませんでしたか?好きな本。”
牙败!就算他说话再不紧不慢,没有字幕一个字也听不懂,哈哈。我笑着和爷爷点头道别,但并没有觉得是灰溜溜地离开,反而觉得发现了这么有特色的店挺幸运的。
要说日本街上的小店和中国不同的地方,就是什么样都有的专门小店,特别是在一些小巷里。这些店卖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摆放地很精致,都不知道他们卖这些,小店能不能赚到钱。
要是在国内看到这样的店我一定以为都是古董不敢靠近,没想到这些东西也没有出奇得贵。胆子真是大了,连画廊都敢逛了。
“中国人吗?”小画廊老板主动来和我打招呼。
“嗯。”
“哪里人?”
“杭州。”
“哦,我是成都人。在京都读完美术大学后就留了下来。做了一段时间的食品包装设计师后想着开这家小店。”果然离中国人社区越近,中国人开的店也多了起来。不过看到的华人店都是些小吃店连锁店,竟然也有中国人开这种特色小店。
“这种店,开在风景区生意会更好吧?”
“是吧?但我更喜欢在城市里写生。比起优美的自然风景,我更喜欢画这些特别的建筑。建筑和人一样,一旦有了灵魂也会很吸引人。”
“建筑的灵魂啊。”果然画的内容都是一些特别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