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只敢压在边缘,随时做好起身的准备,嘉行转着笔漫不经心地问臻玉,“还记得昨晚我们怎么做的吗?”
规划写了满满三大张,她这两天一直有些兴奋地静不下来,“把现实、目标和方法列下来!”
“对,那你认为目前的现实是什么呢?”
“……”
“换一种问法,你对这次演讲赛的主题了解多少?”
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我只在初中的政治书上见到过……”无知的事实令她感到挫败。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此类课外比赛。没经验就意味着没把握,没把握就担心怕出丑、怕犯错,怕出丑犯错就越不敢下手去做,因而瞻前顾后、首鼠两端,这都是正常的。
“一个教育理念的提出,背后一定有其特殊的需求和深层的原因。环境、内容、联系、规律、前后、左右、上下、三维,下笔之前我们最好达观通见,然后解构要素,仔细分析,认真筛选。”
如果想要时间的长度,那你就研究“教育”这个主题词古往今来,从最早的《孟子》、《左传》、《礼记》到党的十八大报告;
如果想要现实的广度,那你就遍寻中外,音乐、建筑、艺术、宗教,看看品德教育在不同的人种不同的领域中如何呈现;
如果想要生命的深度,那榜样的力量就必不可少,5w分析法(what/why/when/where/how)可能会帮你将他们的精彩人生理得清清爽爽;
“重要的是你怎么想,”嘉行挑着书说道。
臻玉不明白,凑一篇演讲稿而已,“我怎么想很重要吗?”
嘉行指指书架上的几本书,“这一层里,《作文素材集锦》等不过是零维空间的点,强烈的情感茫然,里面多是一得之功、一孔之见;《演讲稿实用技巧》之类也大半不过是唯理论,重结构而轻血肉,只求行之有效。”
闭目塞听就够了吗?有些演讲稿,你都不认同,你也觉得空,立不住,你想使用他人的经验,却轻视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矛盾吗?
“找到你最有感觉的,或者说,最触动你的材料,摘取以上三个维度各自正确的那一部分,丰富到自己的稿子里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主客统一,这样才能写出些能给人看的东西。”
表象最能掩盖意义,你要揭开上面的布,多看看全局、多想想本质,正确的创立才能静待时间的证实。
不止这份演讲稿,学习、生活、做人、成事都一样。
谜底出在谜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