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衍舟说,“我的记得比较详细。”
他的确没夸张。
在许映秋的印象里,他的笔记是分门别类好的。就连词性类笔记,也全都按照首字母排序了一遍。
对于他自己来说,可能有些无用,但让她这种基础不好的人使用,却是刚刚好。
……
在困难地进行了五天背诵单词后,总算迎来了开学日。
背单词事实上要比许映秋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
每天不止要背新的两百个单词,还有前几天背下来的单词也要一并复习,日积月累下来,一天要过的单词近千个。
不过好在程衍舟为了给她分担压力,答应帮她写些边边角角的、没什么用、就是纯眼睛过一遍、但是耗时间的作业。
因而她得以全心全力地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英语这一科上。
南和一中强制住宿,就连住得离学校不过几百米的程衍舟和许映秋也不得不搬着行李去学校。但他们班班主任人好,也知道在学校住着晚上蚊子多,睡觉不安稳,所以给他们批了走读的申请书。
但即使如此,他们中午还是要在学校午休的。
行李并不多,只是床上三件套、可供临时换洗的一套校服和洗漱用品。
不过今天严桂听终于有空送她去学校。
于是许映秋婉拒了程家父母的好意,自己和妈妈拎着行李出发去学校。
有高三提前开学的缘故,一路上见到的大部分都是许映秋认识的同学,她挨个挨个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得到友善的回应后,她就笑眯眯地跟妈妈介绍哪个跟自己关系特别好哪个跟自己只是点头之交。
怕妈妈无聊,她又絮絮叨叨挑些有趣的,跟妈妈讲她是怎么跟这些朋友认识的。
严桂听一路上都在仔细听她的,一直送到宿舍楼底下,许映秋一把抢过行李,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妈妈抗上去。
她让妈妈在楼下等了一会儿,自己飞快上楼收拾好后,就下楼亲亲密密揽着妈妈的手往食堂走。
以前开学的时候许家夫妻俩常常因为有事都是拜托程家送来学校的。
只有报名那一回她爸妈都跟着来看了眼学校。
所以即使快毕业,严桂听也没有吃过食堂的饭菜。
许映秋带她去了自己最爱吃的二楼,果不其然也碰到了来这里蹭晚饭的程家人。
他们热情地朝她们母女俩招手,让她们跟他们一起吃饭。
许映秋让她妈妈去坐下跟他们聊天等待,自己拿着饭卡去人群里排队。
约莫四五分钟,许映秋还没回来,陆君竹就催着程衍舟,让他去看一眼映秋怎么还没回来。
程衍舟嘴上嫌弃着只是她动作慢,但身体还是很老实地起身,往以前许映秋最常去的窗口走。
正好瞧见刚打完饭的她一手一个饭盘,端得很是小心。
程衍舟大跨步,接过她手上的饭盘,侧头叮嘱她去拿筷勺就好。
程衍舟身高腿长,没走几步就回饭桌。
许映秋打的两份饭菜是不一样的。但他跟许映秋一起吃过这么多顿饭,不会认不出哪份是她的。
他很是顺手地将许映秋那份放在自己身侧,然后将许妈妈那份放在桌上递给她。
不一会儿,许映秋姗姗来迟,将湿漉漉又洗过一遍的筷子勺子递给妈妈,随后兴冲冲地给她介绍:“妈,这可是我们第二食堂的招牌菜,你快尝尝。”
许映秋点菜是用了心的,不仅顾忌到她妈妈的口味,还专门往食堂的特色菜的方向上点。
知道她的用心,许妈妈点头应好,然后小心翼翼地品尝。
陆君竹在一旁一别程衍舟,“小棉袄就是好,你看你给我们俩挑的什么菜。”
知道是调侃,许映秋也跟着打趣程衍舟,“就是啊,你怎么给叔叔阿姨点这种菜?”
“什么菜?”程衍舟毫不客气,“不是你们自己点名要的?”
“你也不给我们点推荐,我们当然按我们爱吃的来了。”程南桥反驳。
“你们俩对学校食堂不是比我熟?”
程南桥和陆君竹都是南和一中的教师,在两人有家庭前,一直吃的都是学校食堂。直到后来,晚上需要值班的时候,他们也常会在食堂吃饭。
说南和一中就是程家人的第二个家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他们结婚后,就把学校的教工宿舍给退了,两口子自己出去租了个房,直到程衍舟三岁那年才挑好地段买了房。
“这个好吃。”严桂听一直默不作声听他们聊天。听到他们斗嘴也没插话,只是把自己口中所说好吃的鸡肉给陆君竹夹了一筷子。
陆君竹没有辜负她的好意,一筷子下肚,香滑嫩的口感顿时涌入口中。
虽然早已吃过,但程妈妈还是十分捧场地赞赏:“咱们映秋的眼光就是好。”
她再次一瞪自己已经吃完饭放下筷子专心跟他们斗嘴的儿子,“你再看看你,整天没个正形,有映秋这种发小真是你捡了天大的福气。”
程衍舟这倒没反驳,不过他还是本能回嘴:“还是你们地段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