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临官建禄 >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夫人听完,神色各异,刺史夫人突然问王夫人:“我记得你家大郎还未娶亲。”

王夫人点了点头,满脸愁容道:“可不是嘛!我也着急呢,大郎老大不小了,再不娶亲,就成老小子了,可大郎那性子,我根本劝不了。”

江夫人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不是有榜下捉婿吗!”

王夫人也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也得有人看得上我家大郎才行。”

众夫人笑作一团,王大郎容貌上确实稍逊一筹,倒不是说丑,只是少了些记忆点。

王夫人对江夫人说:“你家五郎面皮好,将来曲江游宴,定能入许多王公大臣的眼。”

江五郎容貌是真的好,精致的跟个小娘子一样,因本朝穿男装的小娘子一抓一大把,江五郎经常被人认错,

淮叶咽下一颗葡萄,感叹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不过论全场最佳,还得刺史夫人,只问了几个问题,众夫人的节奏就全乱了。

她有些好奇,这是刺史夫人有意为之,还是性格使然,如果是前者,那刺史夫人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是后者,那刺史夫人真是写意随性,想来也是,出身清河崔氏,哪里需要顾及旁人。

刺史夫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点名淮叶:“你就是穆三郎执意要娶的小娘子?”

淮叶一个激灵,恭恭敬敬回了话。

范夫人看了眼刺史夫人,问淮叶:“听闻穆三郎去了寒士书院,是真是假?”

未等淮叶回答,大夫人说道:“自然是真的,三郎还准备下场哩!”

范夫人一愣,下场?穆三郎才读了几天书,就要下场?她蹙眉问道:“我记得三郎之前一直在外经商,怎么突然想读书了?”

大夫人趁机宣传自己的儿子:“是大郎劝三郎多读点书。”

范夫人夸赞道:“你家大郎和三郎当真是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一个在州学,一个在寒士书院。”刺史夫人拨弄了一下腕上的羊脂玉手镯,漫不经心地问淮叶,“不知三郎心中有无芥蒂?”

众夫人虽然知道刺史夫人的作风,但这么挑明,她们心里都一惊,不过惊讶归惊讶,她们都十分好奇淮叶会怎么回答。

淮叶深吸一口气,在心里把刺史夫人当成一个难缠、刁钻的面试官,她含笑回答道:“三郎同大郎一样,读的都是圣人书,做的都是圣人的学生,有何芥蒂可言?”

大夫人听完松了口气,幸好淮叶有分寸,没说出一些对穆清瑞不利的话,不然有损穆清瑞的名声。

刺史夫人饶有趣味地看着淮叶:“那你觉得三郎下场能排第几?”

众夫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更难回答!且不说排名是个敏感话题,以穆清临的水平,能排第几?说高了,是自取其辱,说低了,还是自取其辱!她们不由同情起淮叶来。

淮叶沉默了一分钟,道:“三十名。”

众夫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十名?这小娘子好大的口气!穆三郎才读了几天书,别说三十了,三百都够呛!

曲夫人问旁边的段夫人,确认道:“她说的是三十?”

段夫人脸上的惊讶还未消褪,转头道:“是三十,我听得清清楚楚。”

曲夫人不知道作何表情,评价了一句:“这小娘子真敢说。”不仅敢说出名次,还敢说出三十这样的名次。

段夫人接了一句:“不知高低。”

淮叶丝毫不觉得自己说大话,甚至还觉得自己说保守了,在她看来,穆清临绝对可以进前十。

刺史夫人似乎一点不惊讶,笑吟吟地对众夫人说:“淮娘子更了解内情,说不定穆三郎真有大才。”

众夫人赔笑附和,心中却不以为然,穆清临再怎么大才,也不可能进步这么快!乡试虽是丰州内学子竞争,人才有限,但这不代表简单,更何况,有杨言和杨大人亲自坐镇,必定会增加难度。

淮叶趁机道:“我一直辅导三郎的学业,因此相信三郎没问题。”

众夫人面面相觑,段夫人觉得刚才“不知高低”的评价不够准确,这小娘子分明是不知天高地厚!

刺史夫人来了兴致:“那你读过哪些书?”

淮叶回答:“《礼记》《春秋左氏传》《诗》《周礼》《仪礼》《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皆烂熟于心。”

她如此高调,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她辅导穆清临学业的可信度,将来穆清临乡试名列前茅,大家才会觉得是她的功劳。

正当大家怀疑时,大夫人站出来为淮叶说话:“各位有所不知,淮娘子家中以教书为营,她自小耳濡目染,熟读古籍不是什么稀奇事。”又作证:“三郎学业进步,多亏淮娘子整理文案、每日辅导。”

孙溪云一脸懵,大夫人怎么帮起了淮叶?

大夫人打的主意是,男子被女子辅导,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她为淮叶作证,目的是败坏穆清临的名声。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

曲夫人和段夫人听完大夫人的话,顿时犹豫起来,难道这小娘子没说大话?

刺史夫人沉吟片刻后,现场出题:“既然这样,那你谈一下丰州治理方略。”

大夫人嘴里的茶水差点儿喷出来了:“丰州治理方略?”

刺史夫人看向大夫人:“有问题?”

大夫人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但心里慌得不行,淮叶答不上来,不光淮叶没脸,她面上也无光,尤其她刚才还夸了淮叶一大堆。

她匆忙看向淮叶,祈祷对方不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但一想到刺史夫人问的是策论,她觉得淮叶答不上来是必然。

要知道策论不是拽几句古文,绉几句方法就能过关,它的难度在于高屋建瓴地给出一个可行的治理方案。

范夫人连连摇头,这道题她家二郎作答也不一定出彩,刺史夫人这不是为难淮叶吗!

江夫人却觉得刺史夫人干得好,就该给这狂妄无知的小娘子一个教训,让她以后夹着尾巴做人!

淮叶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很有可能摸不着头脑,但她将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的情况翻看了一遍,如今出口就是一篇策文。

她说过,她押题向来很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