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然打定主意获得领导的赏识和重用,自然要充分了解领导的喜好和习惯,甚至包括领导身边人的喜好和习惯。
橘矾想了想问:“娘子,整理是按七略还是四部?”
淮叶有些好奇:“何谓七略、四部?”
橘矾认真回答道:“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类,其中,辑略是书录;四部包括甲部六艺,乙部史书、旧事,丙部诸子、兵书、术数,丁部诗赋。”[1]
淮叶思索后:“按四部,加书录。”
橘矾褔身道:“婢子遵命。”
淮叶看向枌矾。
枌矾挠头:“娘子,婢子没有问题,不过婢子了解到,三夫人口味清淡,素食点心是个不错的选择。”
淮叶果断道:“那就换成素食点心。”
枌矾应道:“是,娘子。”
淮叶最后说:“有你们在我身边帮我,我很放心。”
四人听后很受用,齐声道:“婢子一定竭尽所能。”
--
很快,到了去正心堂报道的日子。
一大清早,绿矾和橘矾给淮叶梳妆打扮,头上特地插上了老夫人送的金镶玉步摇,显得整个人华贵无双。
这时,粉矾端着饭菜进来。
“娘子,今日有馎饦,面片里加了香菇、茄块、青菜、鸡丁,有胡饼,饼胚刷油撒了芝麻,还有杏酪……”
淮叶再一次感叹:穆府这个单位的伙食是真的好啊!
吃饭时她又回顾了一遍目前掌握的信息:穆家靠卖马发家,老夫人十分推崇圣祖,每日都要拜圣祖像,念《道德经》,身边的婆子是灵州人氏……
到正心堂后。
先见到的人是婆子。
淮叶十分恭敬:这可不是普通婆子,而是领导的贴身秘书!
“淮娘子,跟老奴来吧。”婆子将淮叶领到东厢房。
东厢房的布置很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一张长约一百二十厘米的桌案,案上有经书两摞、老砚一方、笔架一个、毛笔三只。
婆子对淮叶说:“看见那摞经书了吗?你每日只需抽时间抄上一抄。老夫人常说,抄经书能增长福德、净化心灵,甚至还能消去灾难,所以淮娘子,你可别觉得抄经书是一项惩罚,而是要把它当成一场修行。至于抄一章还是两章,老夫人没有要求;是在东厢房抄,还是把经书拿回去抄,老夫人也没有要求。”
末了,她提高了声调:“淮娘子,你自个儿拿个主意吧,是在哪抄?抄几章?老奴好回去跟老夫人禀报。”
淮叶仔细听完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要放养啊。
放养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了自己。
她先高度同意领导的决定:“新妇谨记祖母教诲,每日必仔细抄写,领悟圣人智慧,以此净化心灵、消除灾祸,不辜负祖母一片良苦用心。”
婆子听到这话脸色柔和了些。
一方面是因为淮叶态度恭敬,没有因为任务是抄经书表现出任何不愉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淮叶知趣,没有因为没见到老夫人表现出任何不满。
淮叶接着回答了婆子的问题:“新妇愿在东厢房抄写,每日一章。”
一来,在东厢房抄说不定能见到老夫人;二来,干工作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哪能一上来就增加难度,所以每日抄写一章最合适。
婆子点头道:“老奴会转达给老夫人的。”然后准备离开。
淮叶赶紧叫住婆子,并从袖中掏出了事先准备的金叶子。
这金叶子与一般的金叶子不一样,叶子是五角形状,样子十分别致。
她把金叶子递给婆子,脸上挂着笑说:“新妇曾闻灵州盛产一种树木,因树叶呈五角状而闻名,这金叶子正巧是五角的样子,新妇十分感谢您的关照,所以想把金叶子献给您,请您笑纳。”
婆子看到这五角的金叶子,心头一动,对方确实花心思了。
她收起金叶子,含笑看向淮叶:“淮娘子还有什么吩咐?”
淮叶这才露出自己的真正意图:“吩咐不敢当,新妇只是想问,抄的经书可否拿给祖母看?若能有机会得到祖母指点,新妇必感激不尽。”
显示自己价值最快的方式是汇报工作,淮叶打的正是这个主意。
婆子笑了笑,这个新妇比她想象的还聪慧。
她反问淮叶:“淮娘子想几日一送呢?”
淮叶听到后眼睛一亮,恭敬道:“请廖婆婆赐教。”
“六日一送,巳时一刻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