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卜忽一条命 > 第43章 敲门

第43章 敲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来的这两人,一男一女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统一穿着蓝马甲并且脖领上佩戴证件。待他们开口说明来意后,唐靖一时之间犯了难。

原因便是从今年初开始,G 城这片地界陆续走丢了很多小孩儿,年纪均在 8 岁以上 12 岁以下。

孩童皆是在无人看护的监控盲区下,凭空消失。

无一例外,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G 城负责此案件的调查人员,经多方排查走访皆毫无线索,即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采用人海战术,也遍寻不到失踪儿童的丝毫踪迹去向,因此备受上级压力。

临至年关,市内外乃至郊区管辖处,仍在不断上报类似适龄孩童走失。负责人无奈,便把主要目标嫌疑对象,定位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

类似唐靖这种毫无根源、不明来路的外地打工客,成了众多怀疑对象之一。

好在她年纪尚小,又是个女孩。两位身穿制服的调查人员,大致询问了几个相关问题。见她神色自然,一口普通话应答如流,也就放过了对她的深入调查。

“哎,我这一天天都在店里洗车,哪里有时间干这档子缺德冒烟的事儿。” 唐靖目送着两位缓步走出汽修店门槛。内心感慨,一时嘴快,冒出了这么一句。

她也是跟着陈才华混久了,嘴皮子越来越利索,连说话都有几分像他。

这话倒是提醒了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他随即回头补充了一句:“过两天其他部门同事来做人口登记,请务必携带好身份证件配合调查。”

“……” 便是这一句话,让唐靖犯了难。

饶是再笨的孩童,五六岁开始也应该记事了。可她的记忆却只停留在 12 岁之后,对 12 岁前发生的所有事毫无印象,甚至回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

唐靖依稀只记得老头子对她说过,自己是流落在外,要饭为生的。被他出村遇见,见其可怜,一时不忍多管闲事,才捡了个饭桶子回来的。

她自此之后改名换姓,随了师父姓唐,“靖” 字,自然也是老头子取的。

不过唐靖这个身份证件,确实一直没有办下来。十几岁的她也不止一次跟老头子提过。每次都被以 “年纪小”“要来何用” 这种搪塞的回答给打发了。

一两次尚可,可次数多了,她打小机灵的性子也能反应过来,自己是不是被师父拐卖来的。

不过,当她对照镜子,望着自己那双一黑一白的眼珠子。自然也会打消这个念头。

要买也是选个身体健全的。置办个这么吓人的半残,还得花钱看病,确实亏大发了。

又逢唐靖十几岁那年,师父突然离世,她也无心去操办身份这档子事。待到她抱着两个坛子爬上明盐山,自此留下三年,也没有人能真正问过她一句。

你原本从何处而来?往何处去?父母何人?家住何方?

她住在罗象书院,却与明盐山上肆意生长的草药根本无甚区别。

如今也不是在明盐山了。通行在 G 城这座繁华大都市,身份证件确实必不可少。回想到这里,唐靖合上 “正在营业” 的塑料牌,拉上汽修店的铝合金卷帘门,满脸愁容地靠在电线杆上,抽起了烟。

北风萧萧,电线杆上贴满牛皮癣小广告,粘黏不牢的页脚肆意飞扬,随风摆动。

便是这风 “簌簌” 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待唐靖搭眼细看,电线杆广告贴上的 “□□ 15xxxxxx100”,算是给了她一条路子。

她随即默默记下号码,跑到隔壁电话亭拨通了电话。

“喂?” 电话接通,对面中年男子的声线率先开口,声音似有不耐烦。

“能□□?” 唐靖小心翼翼地问了句。

“嗯,要办什么?” 对面听到有业务咨询,也打起了精神。

“身份证。”

“八百块,两天出。”

“便宜点。” 唐靖摸了摸裤兜口袋,继而砍起了价。

“……” 电话那头沉默不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