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布缓缓下降,众人翘首以盼。
台上黑成一片,只见舞台边缘的雾机喷出白雾。
缓慢的三拍子,重复推进的旋律,在音响的加持下颗粒分明的层次感,无不在渲染极致的哀愁。
演唱者的黑影钉在身后发亮的屏幕。上面有两行秀丽的字。
主创说:“这是一次蓄谋已久地逃跑,是一次想要勒住,却束手无策的目送。”
两行字。是温向阳纠结许久后才打上去的。
此刻,她只身一人抱着吉他坐在万千目光中,不免有些紧张。
仗着渐渐腾起的雾墙,她望向台下。
全场的荧光棒,唯有一只孤零零落于过道引人注意。
琴在后台放的有些久,琴颈凉丝丝的。温向阳握着它想。
同学忙于复习,这个烫手山芋一开始没人接,她踌躇了很久,最后思来想去主动和李哲揽下这个节目。
前提是,必须唱这首,顶着新年唱悲歌的质疑也要唱这首,不让唱就不上。
借口是她熟悉这曲子,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排练。
实际是,她和陈郁一同听过。她想尽量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自己的身影。让陈郁尽可能的记得自己。
最好,最好如果以后还能幸运的坐在一起的话,能聊起今天。
A小调的歌曲,起手第一个音符就奠定全曲的悲凉走向。
就像她们从认识的那天起,从知道地球上还有对方这样的人那天起,就开始了分离的倒计时。
/
她选了最沉重悲伤的版本,选了春游时和自己听的那版。落单的荧光棒融入光中,陈郁坐回位置。
她没向杨识栯确认上场的是否是心中的人,只是紧紧盯着舞台上的剪影。
舞台上方的两排镁光灯骤然亮起,追着打转交织,在温向阳启唇吟唱那一刻聚焦在她身上。
光将她身上的白衬衫映的五光十色。
前奏的吟唱压得极低。特写跟随拨动琴弦的右手,古典吉他柔软的琴弦闪着光晃。
蓝紫交替的光束从下往上摇,从薄雾中射出,将雾染成蓝紫色,舞台上光影交错,如梦如幻。
普鲁斯特效应唤起曾经的场景。将两人春游至今的零碎相处串联起来,胶卷般在陈郁脑海里展开。
陈郁跟着拍子,轻轻地同步哼出第一句歌词。
“你说这风景如画”
她刚开口就发现不对劲——温向阳没出声。
反倒是她的歌声引起莫晓菁注意,“你会唱啊!”
陈郁不得不转头回应她。
下一秒,温向阳的歌声才响起,或许是紧张,颇有几分无情讨伐的意味。
“我看你心猿意马”
通透厚重的低音在场馆上空荡开涟漪,细腻投入的嗓音敲击着耳膜。
“啧。”莫晓菁越听越不对,独自呢喃,“这讲的是分手吧。”
陈郁盯着台上,眼眸流露不解:“嗯。”
音响扩散的歌声像一张网,覆盖住整个场馆。
“就别再听我说话”
“把伪装都卸下吧”
“啧啧,元旦搞这么伤感的歌。”莫晓菁撞了下杨识栯肩膀,挤眉弄眼,“怎么啦,是不是唱给谁的分别歌。”
杨识栯沉思摇头,“嗯...”她眼睛亮了起来,狡猾一笑,“待会结束我去拷问拷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陈郁心里空了一拍。被这一点才想起来屏幕的字,特意加上的诠释真的很难不让人遐想。
这样一想,就自然而然记起之前温向阳说起喜欢的人时无可奈何的语气
……似乎说的通了,或许她当时真的不是在和朋友开玩笑。
陈郁收敛眼中专注,目光穿透蓝色烟雾,越过全神贯注的演奏者,定在背景屏幕的两行字上,不知不觉中心里充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酸涩。
为什么在元旦唱一首如此悲情无望的歌。
你是想让谁听懂啊,温向阳。
陈郁不再晃动荧光棒,敛下眼眸,却苦于不舍得错过女孩的演出,又无奈抬起。
“你听见我在哭吗”
“反正也听不到吧”
间奏起,温向阳脚下浮起少量的烟雾。使得她整个人处于舞台中央若隐若现。
“让我仔细看看你的模样”
“倒数着最后的谢幕时光”
琴声戛然而止,一道紧绷的银光在空中甩出一道弧线,温向阳受痛,手臂小幅度躲开断弦。
音响传出的歌声有一瞬颤抖不稳。
“春天啊暖阳啊快些来吧”
“保全她一路上无风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