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捡回来的小皇帝决定禅位 > 第2章 湘楚

第2章 湘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皇子沈名时是梁元帝的第一个儿子,受封最久,颇受梁元帝器重,可惜平日耽于玩乐,并无建树,在朝中地位并非无可撼动。

至于三皇子沈行密,沈缇意想起些并不快意的往事来。

老三的生母淑妃是王爷府起始就与娘亲争宠的女人,梁元帝自幼便对这个淑妃生下的儿子宠爱有加。

他在朝中很有一份美名,人人都赞他仁慈良善,博施济众——哪怕犯下滔天大罪、只余穷途末路可走,能寻到机缘见他,必定有一番妥善安置。

因而老三在朝中极有威望,诸臣奏称其德,是诸皇子中最被看好的储君、朝野上下人心所向的太子人选,实力最为强大。

他身后的老五沈朔、怀远将军齐濂,则是他的忠实党羽。

不过,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叁]。

太子人选既未定,有何变数便未可知。

沈缇意轻轻呼出一口气,她一个女子今后要在朝廷立足,定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用她能得到为数不多的那点青睐来施拳脚。

“是儿臣的疏忽,竟未及时清点内府账目,延误灾情,”沈行密心中知晓此事可大可小,深究可达欺君重罪,说理不成只能以情动人。

他低头掩去脸上的愤懑,再抬眼时已是一副忧心愧恨的模样,俨然一张圣人面孔,“父皇,儿臣恳请暂辞内府职务,闭门自省,请父皇允准。”

梁元帝一颔首,面上不怒而自威,殿中气氛却一时凝滞。

内府这么大的窟窿,谁来填补;灾情当前,湘楚又当如何自处?

梁元帝看一眼低头不语回避视线的大皇子,又一扫兀自请辞的三皇子,最后才将目光落在女儿身上。

“父皇,”沈缇意方才缄默良久,就是为了这一眼,她上前一步,乖顺道:“儿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派遣一位巡抚赈给使,宣慰灾民,亲自前去湘楚筹款购粮,以表朝廷抚恤。此事刻不容缓,儿臣愿当此任,请父皇允准。”

“这......”

“一个公主能成事么?”

沈缇意身后质疑不断,议论的浪潮中一道笃定的声音格外醒目——

“诸位莫忘了,这位公主并非幽闺弱质。”

此话一出,殿内的异议顿时弱了不少。

大梁的这位公主,朝中一向流传着一个说法,称其颇有先帝遗风。

太祖皇帝是在马背上抢来的天下,哪怕与世长辞,余威犹在,外敌不敢进犯已有百年之久。

到了梁元帝这一代,过久的安稳已经让这个国家懈怠,边域偶有骚动,也是小打小闹。

唯一一次撼动朝野的,是一年前那场无端挑衅。

柔然十六部擅自破坏盟约,与大梁境内盘踞的匪众里应外合,企图突破边防,潜入腹地。

区区扰乱人心的几万兵马,就能打大梁个措手不及。

若非沉寂多年的老将亲自出手,带着悉心栽培的长公主出关迎敌,十日内即将外族驱赶出境,殿中的人能否安然无恙地在此处议论她都未可知。

由此看来,沈缇意心中喟叹,大梁的存亡早已可见一斑。

她亦是心存侥幸,自食恶果。

梁元帝将百官反应尽收眼底,这个坐了近十年皇位的君主反复审视着沈缇意,既见她不论褒贬一派泰然,又念她敢为人先堪当大任。

“缇意想的周全,有这份心系黎民的气度,朕深感欣慰。若事情办得好,当有赏赐。”

“谢父皇。”沈缇意伏身叩首,掐着掌心的指尖缓缓松开,终于觉出微末的痛意。

这是重活一世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有很长的路,等着她去走。

*

“方才多谢先生为我美言。”下朝后,沈缇意即同国子监祭酒周霆与并肩而行,一来为了答谢对方,二来周霆与也是自小看顾沈缇意的师长,便来寻她问些情况。

“缇意,先生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赈灾与打仗不同,不是靠调兵遣将就能解决的。”周霆与捋一把花白胡须,他的眼周已然铺满细纹,两眼却依然目光如炬,看着人好像能将其心中所想一并看去。

沈缇意做了他十几年的学生,自知瞒不过他也不愿欺瞒,这处没有旁人,她便如实相告:“先生说的不错,我要的不是功名也并非恩赐,我要同沈名时、沈行密争的,是储君之位。”

还有一个缘由,她压在舌下没有说出口——此行目的不仅是湘楚,还有前世她只从旁人口中听来生平、此时正流落湘楚的新帝,鼎鼎大名的祝续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