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勋将自己的长剑图穷背于身后,单手抓住连慧宇的手腕,恶狠狠地勒令他:“离我远点!”
手腕处传来剧痛,连慧宇身子半屈,咬紧牙关,抬眸望着勋,眼中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他长了一双桃花眼,眼头深邃,眼尾略弯上翘,自带风情,此刻含着一汪水,给人一种似醉非醉的朦胧感。
“呜呜……我哥一打雷就会抱住我的。”
杨勋不知不觉中撤回了手上的力度,轻声说道:“你赶紧回去吧。”
连慧宇摇摇头,“我爹的金子你还没还给我呢。”
勋说道:“那是我的赏银,不是你爹的。”
“就是我爹的,我亲眼看到百晓生从我家把这个箱子拿给了你。你不要狡辩了,只要你把箱子给我,我就不告发你。”
杨勋将他推开,冷冷说道:“那你还是告发我吧。”
杨勋没再理他,沿着细小崎岖的山路往下走。连慧宇紧随其后,生怕把他跟丢了。
这是一条极为偏僻的路,与连慧宇上山的大路完全不同。路面陡峭,两旁满是带刺的荆棘,昂贵丝绸所做的衣物很快就被荆棘刮破,身上多处渗出鲜血。
连慧宇越走越觉得头晕眼花,浑身酸痛,几次呼救都不见杨勋回头帮他。终于在他彻底闭上眼睛之前,恍惚看到杨勋停下了脚步。
等他再次醒来,他已经身处杨勋的住处。那是个山林里的别致雅居,很清净、很偏远,他在那里住了十多天,把身体养好了,然后被杨勋送回了连大将军府。
那箱金子他一直没能要回来,杨勋说他无钱偿还,会在他需要的时候当他的贴身护卫以偿还所欠下的债务。
两年了,连府从云端跌入尘埃,所有人都离连府远远地,只有杨勋遵守誓言,回来当了他的贴身护卫。
杨勋做的很好,尽职尽责。只是一想到杨勋这样守护他,也许只是为了那箱金子,为了当初的承诺,连慧宇便有些失望。
杨勋走到他面前,冷静的说道:“我们也走吧,上临城保不住了。”
连慧宇点点头,扶着杨勋赶往下一座城。
……
雍苣城是一座小城,四周没有高山,四通八达,没有像上临城一样,既有河流阻隔、又有高山庇护。它就像是空旷大道上的一小块金子,轻而易举就能被人捡走。
许多百姓不愿意去雍苣城,他们继续往慕京的方向赶路。一路上,寒冷与饥饿侵袭,死了不少人。
连慧宇到达雍苣城的时候生病了。此时守卫雍苣城的人姓辛,是一名参将,为人较为和善,听说他们两个是石副都统手下的士兵,给他们腾出了一间房间,让他们好生休息。
城中流言,阴蒙王罗明称王,吴大将军领命率军前往阴蒙剿灭叛贼,北境这边由石副都统率大军镇守,朝廷将要与达驭国议和,暂时不会开战。
“议和?”连慧宇躺在穿上,问杨勋:“大齐这次惨败,去议和就只有被别人拿捏的份。”
杨勋给连慧宇端来药,别有意味的说道:“这个你居然也懂?”
连慧宇白了他一眼,“我可是熟读过史书的人,这个为何不懂,你不会也认为我傻吧?”
杨勋拿起药匙给他喂药,一边喂一边道歉:“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
连慧宇没跟他计较,继续说道:“那你说,我们能议和成功吗?”
杨勋想了想,道:“不能。”
连慧宇:“为什么?”
杨勋:“如今我们处于劣势,达驭国一定会狮子大开口。虽然目前朝廷最想要的是要剿灭反贼,愿意牺牲很多来促成这次议和。但是,大齐子民一定不会同意,到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反抗朝廷,朝廷迫于压力不会议和成功的。”
连慧宇:“你把朝廷想的太好了,太后不会管子民们在说什么的。”
杨勋:“众口熏天,人言可畏,就算太后不管子民们在说什么,不会不管御史台的意见。御史中丞刘楚顷曾师承鲁术先生,为人正直,一心为民,敢说敢言,他不会同意议和的。”
连慧宇曾远远地见过刘楚顷一眼,他眉目如画,文质彬彬,举止从容,谈吐温雅,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仍然很好看,是让人很舒服的那种好看。气质与洛銘芗很像,有种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悠然。
连慧宇问:“那如果再次打起来,雍苣城危险吗?”
杨勋点头:“危如累卵,注定会成为大齐的弃子。”
连慧宇一惊,然后默不作声。